到時候南山變速箱的利潤率,也許可以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成為集團內部既能夠大幅度提升營業規模,又能掙大錢的存在。
“除了南山變速箱之外,發動機工廠也可以進一步的擴產。”
“雖然各個主機廠都在修建屬於自己的發動機工廠,但是對於2.0T以上的產品,我們還是有獨到的優勢。”
“甚至就是1.5T的產品,由於我們的巨大規模優勢和零部件供應優勢,成本也比大部分的廠家自己生產的要低。”
“所以大家不需要特彆擔心南山發動機的前景,至少在未來五年內它肯定是會不斷增長的。”
“我們要在今年內形成600萬台的生產能力,最終朝著800萬台的規模靠近。”
相對來說,南山發動機的產能目標沒有南山變速箱那麼誇張。
畢竟就像是大家都看到的一樣,比亞迪、奇瑞、長城等公司都在形成自己的發動機生產能力。
不會一直完整的從南山發動機購買產品。
這樣子肯定會對南山發動機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
不過,單從掙錢的角度來說,今後的南山發動機可能更加掙錢了。
因為其他廠家生產南山發動機授權的技術產品的時候,都是需要交錢的。
並且他們生產的普遍是低端產品,高端的還是從南山發動機購買。
而越是高端產品,利潤率自然是越高。
就比如3.0T的發動機,利潤率要是不定個30%以上,怎麼好意思賣呢?
至於想要購買V8或者W12發動機的廠家,那個利潤率至少是要50%,甚至是100%的。
要不然你就不要買了。
反正買得起安裝了這類發動機的消費者,都是不差錢的。
發動機的價格貴了,整車也會貴。
“作為集團在材料領域的布局,南山特殊鋼、南山碳纖維和南山化學在2010年的發展也是很關鍵的。”
“如今南山特殊鋼已經形成了100萬噸特殊鋼的產能,今年要爭取擴形成200萬噸的產能,今後一段時間基本上就是在這個級彆的產能去提升高端特殊鋼的競爭力。”
鋼鐵產能,華夏是一直都不缺的。
但是缺少的是高端產品。
曹陽倒是沒有指望讓南山特殊鋼形成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噸的產能。
那樣子到時候掙的錢反而少了。
南山特殊鋼主要生產其他廠家生產不出來的產品,或者是需要進口的產品。
寶鋼、鞍鋼等企業都能生產的,去跟他們搶市場就沒有太多意思了。
不過,對於南山碳纖維,曹陽的想法又是不一樣的。
“目前我們的南山碳纖維是全球技術最為領先的存在,除了完成T800碳纖維工廠的擴建,我們也要針對碳纖維複合材料的研發進行延伸。”
“大部分的碳纖維如果進一步的加工成為複合材料,應用的市場會更加廣泛,也能進一步的提高材料的各種性能。”
“將來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加工,將會是南山碳纖維的發展重點。”
如今南山碳纖維已經有了全球最領先的T1100碳纖維的生產能力了,短時間內要繼續提升,那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如何將T800和T1100的能力給發揮出來,就是今後好幾年內需要努力的事情。
隻要複合材料搞的好,意義一點都不比研發一種全新的高端碳纖維來的低。
像是民用客機和戰鬥機上的不少零件,都是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來加工的。
而這裡麵也是涉及到了南山碳纖維和南山化學的合作。
作為定位與南山特殊鋼比較接近的南山化學,存在感一直都不是很高。
現在也是時候讓南山化學一展身手了。
像是樹脂,大家就覺得不就是塑料嘛,有什麼技術含量?
其實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高端的樹脂材料,國產化率比特殊鋼都要低。
舉個例子,治療乾眼症的時候輔助使用的淚腺塞子,就是一個非常微小的樹脂材料。
就那麼一個一克都不到的材料,售價就要幾百塊人民幣。
各種高性能的尼龍材料,華夏也生產不出來。
這裡麵值得南山化學努力的地方,還有非常的多。
“三家材料廠裡頭,南山化學的規模是比較小的,下一步可以快速的擴張一下研發人員的數量,形成強大的競爭力。”
“集團現在已經有超過9萬名員工,今年是鐵定會超過10萬人,甚至突破12萬也不是不可能。”
“大家不要擔心研發人員占比太高,人力成本會很高。”
“最終一塊錢的研發投入,可以換回來10塊錢的收入,這個生意還是值得去做的。”
集團去年掙了1000個億,肯定是要儘快的花出去一部分。
要不然放在賬麵上,估計嶺南省和羊城市的想法就會很多了。
搞基礎材料研究是很燒錢的,以前曹陽還不敢太大膽的去搞,現在底氣就充足了。
並且南山化學的不少產品跟半導體產業也是有關係的。
比如光刻膠之類的東西,隻能交給南山化學來研究。
曹陽要想實現全產業鏈的國產化,要做的工作可是有很多。
甚至今年下半年的校園招聘,他想著是不是直接來一個2萬人的大規模招聘呢。
“南山設備我就不多說了,集團各個事業部發展需要用到的設備,隻要是外麵找不到合適國產廠家購買的,都可以考慮自己去搞。”
“設備產業是最容易被人卡脖子的,一定不能掉以輕心。”
“該花的錢不用節省,各種新技術的研發和使用,也可以大膽的推進。”
產業發展越是到了高端的程度,對設備的要求就越高。
而這種設備,規模效應往往很低。
所以研發成本和售價都是比較高的,研發的風險也是比較大的。
畢竟不是每一個嘗試最終都能形成產品。
而在研發的過程當中,單單生產各種樣件,成本就非常的誇張。
舉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汽車的例子來說明樣件和量產件的差距。
一台20萬的車,在早期研發生產試作車的時候,成本可以去到200萬!
甚至如果你的試作車隻要一輛兩輛的話,那麼這個成本直接可以去到1000萬這個級彆。
可想而知,搞研發是有多麼的燒錢。
畢竟很多零件,你要生產出來就是一定需要用到模具的。
而模具這種投資,在沒有產量支撐的情況下,全部都需要攤銷到樣件上,成本就很嚇人了。
就比如一個小支架,模具投資10萬塊。
如果生產100萬個零件,模具攤銷費隻要0.1元,零件本身的成本1塊錢,最終賣個一塊多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隻生產這麼一個小支架的話,售價低於10萬,那就是一個虧本生意。
10萬和一塊多……
怎麼比?
要不然怎麼那麼多的華夏企業都不太願意大手筆的搞研發?
無他!
太燒錢而已!
關鍵是燒錢了還不一定有產出!
這麼一來,大家的積極性自然就不高了。
但是曹陽不擔心,他知道大的發展方向,瘋狂花錢會迎來火箭式的發展,最終帶來豐厚的回報。
這是其他企業不具備的優勢。
“除此之外,南山電池和榮耀手機是比較特彆的存在。”
“南山電池我就不多說了,這個月跟林總也聊了好多次,按照規劃發展就是了。”
“但是榮耀手機方麵,新產品的研發要跟上,每年換一代產品,這個節奏是絕對不能落後的。”
“與此同時,除了手機之外的平板產品也同步展開。”
曹陽可是知道接下來的幾年,是智能手機的大年。
榮耀手機可不能開了個好頭,然後被彆人給超越了。
那就鬱悶了。
“我們的汽車供應鏈已經相對比較完善,但是手機的供應鏈對進口件的依賴還是很高的。”
“不管是自主研發還是扶持國內的供應商,榮耀手機零部件100%國產化的目標是永遠不會變化的。”
“甚至一些零件的供應商如果比較困難,我們可以考慮扶持他一把,從技術和資金方麵都給予支持。”
“我們必須形成榮耀手機產業鏈,甚至讓榮耀手機供應鏈成為一個獨特的存在,讓供應商以給榮耀手機供貨為榮。”
曹陽可是見多了後世蘋果產業鏈和華威產業鏈的威力。
甚至是汽車產業內的特斯拉供應鏈,都是一個非常特彆的存在。
搞得好了,供應鏈也能形成品牌效應。
人家就是拚著不掙錢也要先進去。
甚至股市上麵還會有專門的分類,把你歸屬到某某供應鏈裡頭。
無形之中,這也是一個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