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麵對威脅,主打一個聽勸(2 / 2)

有了跟方思思的這個談話,曹陽果斷的選擇了留在國內。

與此同時,他也開始考慮一些核心技術人才的安全問題。

就比如章京,雖然現在還在美利堅,但是以後是不是也要儘可能的減少出國的次數?

另外,南山碳纖維、南山特殊鋼、南山化學等公司裡頭掌握了核心技術的人才,也要預防有人出手對付他們。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人不僅是南山集團的財富,也是華夏的財富。

……

“章總,說起來我在斯坦福上學的時候,你應該也正好在那裡讀博,不過大家的專業不一樣,導師也不一樣,除了聽說過你的名字之外,還真是跟你沒有太多交集。”

“沒想到二十年之後,我們卻是以這樣子的交集,成為了一條船上的人。”

黃建生作為英偉達的創始人,其實是舍不得賣掉公司的。

不過金融危機的影響確實是有點大,再加上最近一代的產品銷售並不好,所以英偉達的估值現在是一跌再跌,黃建生的壓力也是非常的大。

1999年,英偉達推出了全球第一個圖形處理器,也就是GPU。

此後,GPU成為計算機中獨立於CPU的另一個重要的計算單元。

第二年,黃建生又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黃氏定律”:英偉達的核心戰略就是產品每6個月升級一次,功能翻一番。

而在當時業界已經有了另一個更著名的定律,那就是由英特爾公司創始人摩爾創立的“摩爾定律”:芯片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每隔18個月增加一倍,性能提升一倍。

與“摩爾定律”相比,“黃氏定律”的技術更新速度快了2倍。

牛人吹過的牛都實現了,所以才是牛人。

此後,英偉達持續不斷地推出更高性能的GPU,逐漸擊敗了眾多競爭對手,成為視覺計算領域的NO.1,而黃建生也成了矽穀最年輕的億萬富翁之一。

這種情況下,他哪裡是願意輕易的把公司賣掉的人?

要知道,前幾年英偉達的估值最高的時候,都已經去到六七十億美元了。

雖然有泡沫的成分在裡頭,但那也不是現在十幾億美元的估值可以比的。

“黃總,雖然我的BOSS這一次沒有辦法過來,但是他對你一直都是非常佩服的。”

“英偉達被南山半導體收購之後,會繼續交給黃總你帶領的創始人團隊來負責管理。”

“具體的一些條件和要求,就像是之前跟你溝通過的一樣。”

“英偉達現在全力推廣的CUDA(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一種並行計算統一計算架構)並不受市場的重視。”

“我們曹總覺得這其實不是CUDA不行,反而是因為CUDA太好了,太先進了,導致市場上還找不到適合它的應用場景。”

“英偉達成為南山半導體的子公司之後,南山集團將會首先在一些產品上麵開始搭載使用CUDA,將來讓英偉達的CUDA成為名揚世界的拳頭產品。”

章京曾經是做過大學教授的人,一張嘴也是很能說的。

“在CUDA出現之前,全球能用GPU編程的可能不超過100人,有CUDA之後使用GPU就變成一件非常輕鬆的事。”

“CUDA具有易部署、開發接口靈活、編程語言適配、工具及代碼庫完備等優點,並且兼容Windows、Linux和MacOS多個操作係統。”

“CUDA的開發讓GPU不再是簡單的圖形處理器,適用對象也從遊戲製作人變為科學家、工程師或藝術家。”

說到自己近兩年耗費了大量精力,結果卻是把市值搞得越來越低的CUDA,黃建生還是有很多話想要說的。

這一次南山半導體能夠順利的說服黃建生接受收購,跟對方承諾重用CUDA,並且已經找到了CUDA的運用場景有非常大的關係。

當然了,行業競爭格局,也給了黃建生很大的壓力。

2006年7月,AMD以54億美元溢價收購ATI,GPU芯片市場重新洗牌。

雖然英特爾放棄了GPU自研的計劃,讓英偉達喘了一口氣。

但是緊隨其來的金融危機,卻是一下就把英偉達推向了懸崖邊。

南山半導體趁虛而入,算是找了個好時候。

因為就在今年2月份,英特爾正式向美利堅特拉華州法院遞交訴狀,要求之前跟英偉達簽的授權協議不適用於英特爾下一代的集成內存控製器。

也就是說:英偉達之後不能再給英特爾提供GPU了,大家要拜拜了。

但是,黃建生也是不是吃素的,一個月之後,2009年3月,反手就把英特爾給反訴了。

英偉達指出英特爾違反合同,真正的目的是阻礙GPU技術。

而當時黃建生在接受采訪時,信誓旦旦地說:“絕不和解。”

這個官司,才剛剛開始!

英特爾可是市值幾千億美元的超級大企業,很多人都不看好英偉達和英特爾的這個公司。

甚至英偉達內部也有不同的聲音。

多重壓力之下,章京的目的就算是順利的達成了。

“你說的沒錯,我們曹總也是這麼認為的。”

“將來英偉達的CUDA,完全可以成為一個經典的存在。”

“伴隨著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以及智能手機時代的到來,英偉達的GPU將會更加有前途。”

“假以時日,英偉達成為跟英特爾一樣的巨無霸,也不是沒有可能。”

章京雖然是不相信英偉達可以跟英特爾媲美的,但是畫餅嘛,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章總,這麼大的收購案子,曹總直接放權交給你負責,這說明曹總非常信任你啊?”

黃建生這段時間也算是對南山集團做了一番了解。

越是了解,就越是佩服。

畢竟,牛人都是惺惺相惜的。

所以借著跟章京聊天的機會,他也是想要進一步的知道一些曹陽的信息。

“其實不是說曹總對我個人有多麼的信任,而是曹總用人一向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南山集團的產業涉及的比較廣,各個事業部的許多事情都是大家自己的負責。”

“就像是英偉達一樣,以後曹總肯定也是充分的信任你,把公司繼續交給你來運營。”

章京這麼一說,黃建生聽了倒是挺高興的。

而通過這段時間的接觸,章京也意識到了收購英偉達給南山半導體帶來的好處是非常巨大的。

首先英偉達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本身就是華人。

公司裡麵也是有不少華人員工的。

這麼一來,將來不管是直接從南山半導體調遣,還是從社會上招聘一些華夏人,都不會顯得很紮眼。

英偉達是在美利堅這邊成長起來的,哪怕是被收購之後,也不可能直接脫離美利堅市場。

黃建生也明確表示自己不考慮去魔都工作,出差倒是無所謂。

這種情況下,人才的培養和技術的學習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希望一切都跟章總您說的一樣。”

“後天我們就可以正式的簽署收購協議,到時候就看章總您有什麼指示了。”

黃建生跟章京在辦公室裡頭聊了好幾個小時,也算是相談的挺愉快的。

這裡麵跟他們兩個都曾經在斯坦福讀書,還是有一些關係的。

而伴隨著章京和黃建生的這一次對話,南山半導體收購英偉達的事情,算是徹底的定下來了。

南山半導體出資10億美元收購英偉達80%的股份。

當然了,由於英偉達是納斯達克上市企業,這種收購其實還是比較複雜的。

並且這裡頭80%的股份,相當於是把英偉達的給私有化了。

裡麵一堆手續需要走。

不過都有專業的人士去搞,倒是不需要章京特彆的擔心。

“曹總,幸不辱命!”

搞定了黃建生之後,章京也不管國內是多少點,立馬就給曹陽打了個電話過去。

南山半導體成立至今,除了之前收購瑞薩電子的一家晶圓廠和封測廠之外,沒有比這一次的動作更大的動靜了。

10億美元的收購,不管是放在華夏國內還是放在國際市場上,都不是一場普通的商業活動,值得大家關注。

“集團法務部有安排專門的人過來協助收購的事情。”

“你們也不要怕花錢,請美利堅當地比較有名的律師事務所幫忙,不要留下什麼尾巴了。”

“特彆是現在英偉達跟英特爾還在打官司,有些東西該在合同裡頭約束清楚的,都要說清楚。”

“南山半導體收購英偉達的案例,我希望將來會是芯片行業發展曆史當中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而不是被人當成一個反麵的典型。”

曹陽倒是沒有被這個勝利果實給衝昏了頭腦。

美利堅的芯片公司,特彆是這種已經成了氣候的公司,可不是那麼容易收購的。

彆錢花出去了,技術沒有拿到,那就可惜了。

借著金融危機的機會,一定要把往常比較難搞的條件都搞到合同上去。

這麼一來,今後南山半導體就處於主動的位置了。

哪怕是將來需要讓出一部分英偉達的股份出來,也一樣可以掙得盆滿缽滿。

“曹總,您放心!”

“我們已經請了專門的機構和律師,一定把收購的事情辦的妥妥的!”

章京自然知道這一次的收購動作意義重大,所以也是非常的重視。

他的人生能不能實現飛躍,跟這一次的收購,也是有必然聯係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