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南山碳纖維,價格摧毀器(1 / 2)

當大家都還在關注星辰汽車的新車型和星途的熱銷的時候,曹陽卻是低調的來到了長安市。

南山碳纖維要很是高調的搞一個投產儀式。

作為新材料行業當中最有代表性的碳纖維,這些年受到的重視程度是越來越高。

畢竟不管是民用產品還是軍用產品,都有許多地方是可以用到碳纖維的。

甚至如果不是因為碳纖維的價格太高了,還有更多的領域可以使用到這種材料。

“曹總,今天來參加投產儀式的人挺多的,級彆也都比較高。”

“我把相關人員的信息都整理了一下,您提前看一看咯。”

明天就是南山碳纖維的投產儀式。

對於華夏來說,這是第一次實現了高端碳纖維的國產化。

並且還不是T300這種入門級的高端碳纖維,而是直接乾到了T700。

這已經可以算是國際主流水平了。

當然了,T800也不是不能生產,隻是這些材料都不是一般產品上使用的,不適合對外宣傳。

在此之前,華夏市麵上也是沒有辦法通過正規渠道購買任何的T800碳纖維。

所以去宣傳也沒有什麼意義。

反正購買這種材料的都是特殊的公司,他們自然是已經知道南山碳纖維可以生產這種東麗等廠家限製出售的產品。

“部委和地方上麵都那麼多領導出席啊。”

曹陽看著那一長串的清單,也是頗為驚訝。

這還都是上了級彆的人員清單,就已經有那麼多了。

可以看出來,各方對南山碳纖維的這個工廠,還真的是非常重視啊。

這個重視程度,甚至超出了曹陽的預料。

“我們第一批試生產的碳纖維已經經過了權威機構的確認,可以達到東麗T700的同等水平。”

“所以這一次才會有那麼多的領導來參加南山碳纖維的投產儀式。”

“雖然看上去隻是我們集團旗下的一家工廠的投產儀式,但是對整個華夏來說,都是有不一樣的意義的。”

米穎這話,曹陽自然是能夠理解的。

隻是平時跟各方接觸的比較少,現在看到那麼長的清單,有點不習慣而已。

“行吧,我先熟悉熟悉再說。”

一般的出席人員,曹陽認不出來就算了。

重要的人員肯定是不能認錯的。

華夏人對這些東西還是看得比較重的。

好在這個活動由於各方都很重視,反倒是不需要南山碳纖維自己太過於操心。

長安市那邊直接就安排了一個團隊過來協助安排投產儀式的各項事務。

他們這些人對於搞接待工作,顯然是比南山集團的人要更加的擅長。

……

“領導,南山碳纖維的投產儀式,出席人員還挺多的,以後南山集團在羊城的一些新工廠投產,是不是也可以考慮提升一下級彆和重視程度?”

羅毅跟了劉天武很多年了。

所以有什麼想法的時候,都會主動的跟劉天武彙報。

一定程度上說,他不僅是秘書,還是幕僚,為劉天武提供一些建議。

“對於長安市來說,南山碳纖維的這個工廠,意義確實是非同一般。”

“這不僅可以給長安市的航空航天產業提供大量相對廉價、穩定的碳纖維,也可以借著這個機會擴大新材料產業的發展。”

“最關鍵的是南山碳纖維這一次太爭氣了,直接就打破了國際巨頭的壟斷和封鎖,自主研發生產出來了高端碳纖維。”

“不過你說的也有道理,哪怕是沒有這些因素在裡頭,長安市那邊也會邀請不少的人出席。”

“這一點,他們做的比我們更好。”

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

以前曹陽一直都不想把一些奠基儀式或者投產儀式搞的太過正式或者特彆,所以劉天武大多數時候也都沒有去協調更高級彆的領導出席。

但是現在看來,以後這個做法要適當的改一改才行啊。

“根據我這段時間對南山集團的了解,他們在未來會專門修建一個大規模的電池工廠,也會在半導體領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這些工廠隨便一個的投資都是幾十個億,甚至上百億。”

“到時候我們再邀請更多的人參加,應該也是可以的。”

看到劉天武已經把自己的話聽進去了,羅毅立馬就換了一個說法,把這事給圓過去了。

不過,對於南山碳纖維來說,搞出來那麼大的動靜,關注的人肯定不隻是羅毅了。

“社長,華夏分公司那邊彙報說南山碳纖維的工廠已經正式投產了。”

“華夏那邊的一些代理商,已經開始減少T300和T400的材料訂購了。”

“我們是不是可以進一步的調整價格,刺激銷售?”

作為銷售部部長,東麗的近藤太郎現在感受到了非常大的壓力。

南山碳纖維的工廠雖然這幾天才正式的量產,但是相關的一些情報,他們之前已經收到了。

那個產能,直接就能讓碳纖維的價格迎來一個全新局麵。

甚至出現價格暴跌都是可能的。

畢竟,本來高端碳纖維的需求就不是那麼的多,現在華夏一口氣就上來一個萬噸級的大工廠。

這豈不是立馬就改變了市場的供需關係?

為什麼在危機來臨的時候,有些資本家寧願把牛奶倒掉也不願意免費或者低價銷售呢?

還不就是為了讓價格體係不要崩潰。

同樣的,後世歐洲那邊紅酒產量增加,市場萎靡的時候,也是專門出錢回收紅酒去銷毀,而不是降價。

現在南山碳纖維作為一個外來者闖入到了碳纖維市場,立馬就會導致部分材料供過於求。

價格下跌是必然的。

近藤太郎肯定是不願意削減自己的產量來控製價格的,因為他知道這一招沒有用。

那麼就隻能被動的參加價格戰了。

要不然就等著放棄市場。

“調整價格肯定是要調整價格,但是怎麼調整?”

佐賀奴之前就知道了南山碳纖維的事情,所以眼看著鞋子落地了,倒也沒有特彆的慌亂。

當然了,那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還有T800這種更高級彆的材料可以掙錢。

T1100的材料的研發也在加快速度,估計很快就會有結果了。

到時候繼續生產高端產品,也能讓公司過的比較舒服。

“南山碳纖維的售價不管是多少,我們都跟他們保持一個價格。”

“我們是碳纖維的鼻祖,就連這個行業的標準都是參考我們的產品來定的。”

“這種情況下,隻要我們的產品跟南山碳纖維保持一個價格,我相信大部分的客戶還是會繼續選擇我們的。”

近藤太郎來找佐賀奴彙報之前,也是已經有了一些方案的。

要不然也不敢輕易的過來提這個話題。

在東麗內部,這可是一個誰都不想輕易提的話題。

“你的這個提議是好的,但是萬一南山碳纖維把價格降低到一個比我們的成本價還要低的程度呢?”

佐賀奴的這個擔憂,顯然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的。

華夏不少企業,那可都是價格殺手一樣的存在。

它們能夠生產某種原本國內大家都無法產的東西的時候,那麼原本進口的東西,價格就必然會暴跌。

從無例外。

這一次的高端碳纖維,顯然也是差不多的。

“社長,我是這麼考慮的。”

近藤太郎一邊說,一邊快速的組織著話語,“成本核算這個東西,采用不同的算法是有不同的成本的。”

“這些年,我們的研發成本和設備攤銷都已經分攤完畢了。”

“華夏能夠生產的T700及其以下的碳纖維,我們核算成本的時候就按照最極限的方法去核算,要是能夠把價格降低到比南山碳纖維還要低,那就更好了。”

“那時候直接就把南山碳纖維給擠兌的活不下去。”

“甚至我們可以考慮直接在華夏投資修建工廠,生產T700以下的碳纖維。”

“那麼一來,在環保方麵的投入就可以大大的下降,人工成本也可以降低不少。”

“甚至把舊的設備搬遷過去的話,設備投資也非常少。”

聽著近藤太郎的話,佐賀奴的眼神慢慢的在變化。

這個思路,似乎可行啊。

把東瀛舊的生產設備搬遷到華夏,正好給未來的T1100騰挪空間。

同時又可以利用華夏的成本優勢,來生產同類的產品,打壓華夏本土廠家。

“你安排一下,近期我們去華夏考察一趟,看看這個方案的可行性如何。”

很快的,佐賀奴就有了決定。

不過,東麗就算是有動作,肯定也是沒有辦法阻擋碳纖維價格的不斷下滑的。

大量生產魚竿的光威集團,對此就有非常直觀的感受。

“陳總,目前T300碳纖維的供應已經完全沒有問題,價格相比之前下跌了35%。”

“要不是南山碳纖維目前的產品都是T600和T700,沒有生產T300和T400,我估計價格可以直接下降一半以上。”

“不過等到我們自己的T300和T400碳纖維的工廠投產之後,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陳清詳作為陳梁的侄子,不僅是光威的銷售部部長,還同時兼任著采購部的工作。

妥妥的任人唯親。

不過這在很多民營企業裡頭,也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了。

“這一次選擇跟南山集團合作,對我們公司來說意義太大了。”

“不說其他的,單單魚竿的材料成本下降,就可以讓莪們的收益變得好很多。”

“甚至還可以搞一個碳纖維魚竿降價促銷的營銷,讓我們的銷量再上一個台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