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有多少人關心南山的造車項目,也不管其他人是支持還是反對,南山內部新車型項目啟動會,是正常的召開了。
這麼一來,造車這個事情,就算是正式的立項了。
曹陽也是準備把接下來一段時間內的工作重心放在造車項目上麵。
畢竟隻有把早期的車型規劃做好了,把車型定位搞清楚了,把外觀、配置確定下來了,許多具體的工作才比較方便展開。
如今已經是2004年6月底了,如果南山的新車想要在2005年年底麵世的話,日程就非常趕了。
正常來說,國際汽車巨頭研究一款新車型,都是需要三五年的開發周期。
國內的自主品牌由於動力總成往往都是外購或者現成的,車型外觀等設計又是“借鑒”其他暢銷車型的。
所以開發周期往往都在兩年以內。
南山作為一個新入局者,自然不能把開發周期拉的太長,要不然風險和壓力就會變大很多。
好在動力總成方麵,已經有比較深厚的積累,趕上明年量產肯定是沒有問題了。
最核心的問題能夠搞定,剩下的事情壓力就小了很多。
哪怕如此,也是千頭萬緒,有許多事情需要操心。
“曹總,要生產汽車,我們首先需要解決牌照的問題,要不然哪怕是汽車生產出來了,也沒有辦法獲得部委的認可,不能上市銷售,那樣子就真的隻能成為技術展示車了。”
“像是一些國際汽車巨頭來華夏合資設廠,他們的生產準入往往都是有捷徑可以走,不用特彆的擔心。”
“但是我們作為一個從來沒有生產過汽車的企業,想要獲得這方麵的認可,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特彆是這幾年國內已經上馬了許多汽車項目,一定程度上已經出現了產能過剩的苗頭。”
“估計上麵審核這方麵的東西,會比之前更加的嚴格。”
新車型團隊每天一大早都有項目會,曹陽也是每次都參加。
現在肯定是要把比較大的問題都給梳理出來,專門安排人去對應。
很顯然,牌照問題就是一個巨大的攔路虎。
“比亞迪進入到造車領域的時候,情況跟我們是有點類似的,不過他們是通過收購了一些瀕臨倒閉的車企的形式來獲得了汽車生產的牌照。”
“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考慮采取類似的方式?”
曾婷婷提出了自己的一個建議。
雖然這個方案不一定是最合適的,但絕對是可行的方案之一。
畢竟國內的汽車企業數量,著實是太多了。
其中有不少都是八九十年代上馬之後,現在瀕臨倒閉,甚至就剩下一個牌照還值點錢。
“我們南山集團去年的營業額已經超過了300個億,今年預計可以突破500個億,到時候就是整個嶺南省最大的民營企業,甚至放眼全國,也是可以進入到前五名的存在。”
“再加上我們在汽車行業的積累比其他企業都要深厚很多,之前的6AT變速箱甚至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是不是可以正常的去申請就可以了?”
紀華覺得能夠不花錢,最好就不花錢。
你搞個牌照浪費一個億的話,倒不如把這個錢用在研發上麵去呢。
“我覺得紀總說的也挺有道理的。”
“比亞迪可能沒有辦法通過正常的渠道去申請到這方麵的牌照,畢竟他們之前從來沒有做過跟汽車相關的事情。”
“所以隻能走購買其他車企獲得牌照的路子。”
“但是我們南山不一樣,我們完全可以堂堂正正的去申請,部委有任何疑問,我們直接去麵對就可以。”
潘金興也是認可紀華的觀點。
加入到南山的這幾年,是他的自信心不斷提升的幾年。
如今南山不管是在汽車零部件行業還是在設備行業,都算是華夏首屈一指的存在。
這種情況下,如果南山想要進入到整車生產領域都沒有辦法獲得準入的話,那麼還有誰是有資格的?
難道非得給到羊城豐田和帝都奔馳這些企業才行嗎?
“汽車產業現在算是羊城的支柱產業,我們集團進入到整車製造領域的話,省市應該都是非常支持的。”
“這個牌照的事情,是不是可以考慮借助一下羊城整體的力量來推進呢?”
謝靈雲之前是在韶鋼工作,對國企和政府打交道的方法是非常熟悉了。
如今擔任南山特殊鋼的總經理,在集團內一直都是比較低調。
不過他自然也是想要在大家的麵前表現一下自己的存在感而價值。
幫助造車項目獲得牌照,顯然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謝總說的有道理,我等會跟區裡先聯係一下。”
“之前領導們來考察的時候,都提到過讓我們有問題大膽的提出來。”
“現在這個問題,就是非常好的求助問題。”
曹陽看了一眼謝靈雲,覺得他的方案是最優的。
花錢買一些瀕臨破產的企業,固然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那純屬就是花錢買牌照了。
這個錢,南山出得起。
但是出的意義不是那麼大。
南山將來是要跟各個國際零部件巨頭和汽車巨頭競爭的,如果連一個簡單的準入牌照都搞不定,將來如何跟巨頭掰手腕?
“我之前跑特殊鋼廠的一些手續的時候,積累了一些相關方麵的經驗。”
“曹總,這個事情,我願意主動請纓,到時候作為公司的窗口去負責相關的推進事項。”
謝靈雲看到曹陽認可了自己的方案,自然是立馬進一步的站出來表態。
“那就辛苦謝總了!”
“到時候有需要的時候,我給你一起去跑!”
第一個攔路虎雖然還沒有解決,但是至少有了方向。
所以很快的,大家就開始討論下一個話題了。
“目前南山工業園一期和二期已經全部利用起來了,三期那邊也沒有太多的空餘土地。”
“如果要跟那些合資車企一樣建立全新的生產工廠,恐怕需要找區裡麵繼續申請土地才行。”
“但是我們的整車項目還沒有獲批,現在進行土地申請可能也會有一些困難。”
“最關鍵的是一旦我們走出了這一步,那麼造車這個事情,立馬就會被大家都知道。”
“哪怕是我們繼續宣傳是技術展示用的樣車,估計很多人也是不相信的。”
戴漢彪緊接著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
那就是生產工廠的問題。
正常的一個汽車工廠,一般都是有衝壓車間、焊接車間、塗裝車間和總裝車間,占地麵積是比較廣的。
重新修建一個這樣子的工廠,哪怕是速度比較快,至少也是需要一年的時間。
這麼一來,後續的一些認證、測試用的樣車生產,很可能就趕不上日程了。
除非推遲明年底投產的理想目標。
“我覺得集團的第一款車型隻有10000台的生產目標,哪怕是放在一年內生產,一個月也就隻有不到1000台。”
“如果放到兩年或者三年內去生產,那麼每個月需要生產的台數就更少了。”
“這種情況下,是不是可以充分的利用一下三期的空餘廠房,先搞一條簡單的整車組裝生產線,主打一個手工生產的噱頭。”
“這麼一來,動靜也比較小,投資也比較小,還能比較靈活的進行調整。”
財務部部長董勝男在旁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造車,她是支持的。
不過能夠少投資,最好就是少投資,要不然財務上的壓力就會增大。
“我覺得董部長的提議也有道理。”
“先通過簡單的試作生產線來積累一下相關的經驗,後麵再修建專門的整車工廠。”
“這樣子也許是一個最適合我們集團的方案。”
不等其他人繼續發表意見,曹陽就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南山集團造汽車,一開始的定位比較高端。
這注定了開局的銷量不會特彆的理想。
哪怕是他有一些招數就推廣,也不可能把五六十萬甚至更貴的車型,搞到月銷上萬去。
這麼一來,小投入,滾動發展,就是一條很適合的道路了。
同是一個城市的羊城本田,當初就是靠著類似的理念,快速發展起來的。
“還有一個問題也需要考慮,就是莪們要不要自己生產四門兩蓋這些大型衝壓件,這關係到了我們自己要不要投衝壓車間的問題。”
“我個人是提議可以讓羊城華強廠來旁邊投資修建一條大型的衝壓生產線和熱衝壓生產線,正好給我們的車型提供四門兩蓋和車身骨骼零件的配套。”
蘇明星作為采購部部長,自然是要對南山自己不能生產的零件負責。
到底哪些零件自己生產,哪些零件從外麵采購,這肯定是還需要繼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