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2 / 2)

曹陽今天過來談合作,是非常有誠意的。

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繞圈子。

所以直接就把想法給說了出來。

車規級芯片很多,跟比亞迪合作搞一批,跟華威合作搞一批,南山再自己搞一批。

最終曹陽有信心解決芯片的卡脖子問題。

到時候進入到新能源汽車時代,對芯片的需求大量上升。

南山的優勢就可以進一步的體現出來。

特彆是到了芯片緊缺的時候,這種優勢就更加關鍵了。

“曹總打算先投多少錢?”

王福也是一個痛快人。

感受到了曹陽的誠意之後,直接就進入到了下一個階段。

“半導體研究是很燒錢的一個行業,為了讓新公司的員工更加有信心,我覺得初期的投資還是要比較有衝擊力一點。”

“公司首期投資10個億,比亞迪和南山各拿出來5個億,各自占據一半的股份。”

“王總覺得這樣子安排怎麼樣?”

曹陽這麼一說,王福算是徹底的鬆了一口氣。

看來南山是真的想要進入到半導體行業了。

要不然不會一出手就是5個億。

這可是2004年的五個億,殺傷力還是很不小的。

“曹總是個暢快人,那我也不墨跡了!”

“新公司就按照這個比例來投資,雙方各自安排一批人員開始組建公司。”

“不過對於公司的名字,曹總有什麼建議嗎?”

王福看起來像是把命名的權利給到了曹陽。

實際上卻是想要讓比亞迪占據一個優勢位置。

畢竟這些公司,十有八九就是比亞迪南山或者南山比亞迪之類的。

讓曹陽來提議的話,他總不合適說“南山比亞迪”吧?

果然,曹陽聽了王福的話之後,沒有怎麼猶豫就說:“就叫做比亞迪南山半導體研究所吧。”

“重點突出一個研究的功能,畢竟短時間內也出不來什麼直接的成果,不要給公司的員工太大的壓力。”

“當然了,要是過個三五年都不出成績,就要考慮大換血了。”

看到曹陽如此敞亮,王福臉上多了不少的笑容,道:“沒問題,我這邊安排梁傳慶梁總負責比亞迪南山半導體研究所的籌備工作,南山那邊曹總也儘快落實一下人員安排。”

公司剛剛敲定合作方向,王福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展開實務工作了。

“沒問題。”

“南山方麵負責半導體研究的負責人,要是沒有什麼意外,後天就會確定下來。”

曹陽既然要搞半導體,自然也是需要招募一批專家來幫忙。

要不然每次都是他自己充當“專家”,實在是令人生疑。

工具人總是要的。

……

華威的集成電路設計中心,是從1991年就開始了。

1993年,第1塊數字ASIC開發成功。

1998年,第1塊數模混合ASIC開發成功

2002年,第1塊COT芯片開發成功。

2003年底,第1塊千萬門級ASIC開發成功。

可以說,人家在芯片領域,已經有許多年的經驗了。

雖然主要關注的是自身需要大量使用的ASIC,但是有一些東西的邏輯是通用的。

如果對方願意跟自己合作的話,那麼南山可以學到的東西還是挺多的。

“連部,你安排一下,後天南山集團的王總一行人過來,估計是想要跟我們談技術合作。”

徐軍集成電路設計中心負責人,兼任公司副總經理。

對於羊城的南山集團,他自然是早就有所耳聞。

當年他去領獎的時候,曹陽可是一口氣領了三個獎。

給他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這兩年,南山的表現雖然沒有那麼猛了,但是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卻也還是拿過兩次。

這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所以對於曹陽主動的給自己打電話,要過來參觀拜訪的事情,他還是頗為重視的。

“徐總,南山集團主要是做汽車零部件和相關設備的,跟我們似乎沒有太大的交集?”

連誌田自然也是聽說過南山集團的。

畢竟作為羊城民營企業的領頭羊,南山集團2003年營業額突破了300億。

差一點就超過了華威的317億元人民幣。

而他聽說南山2004年要乾到500億,這個目標卻是比華威還要高。

如果真的達成,那麼南山集團就是整個嶺南省最大的民營企業了。

“我也覺得有點奇怪,按理說我們雙方的交集是不多,平時我都不是特彆的關注南山集團的事情,隻是偶爾上網的時候會看到他們的一些新聞而已。”

“不過他們的業務做的那麼大,指不定跟我們有什麼交集也不奇怪,先好好接待再說。”

曹陽沒有直接在電話裡頭跟徐軍說自己想要跟華威合作搞芯片。

畢竟華威搞芯片已經有十幾年的曆史了,不像是比亞迪和南山,今年才動手。

貿然的提到合作,估計直接就會涼涼。

……

“曹總,你是說我去到南山之後,直接擔任比亞迪南山半導體研究所的副總經理,並且兼任南山研究院半導體事業部總監?”

嶺南理工大學,曹陽在向長樂的陪同下,來到了微電子專業章京的辦公室。

之前向長樂已經跟曹陽介紹過章京的情況了,對方也知道曹陽來的目的。

雖然有些東西沒有完全敲定下來,但是雙方能夠見麵,就說明彼此都是有意思的。

“沒錯,昨天我專門去了比亞迪,跟他們王總確定了組建比亞迪南山半導體研究所的事情。”

“到時候比亞迪和南山兩個股東會各自出資5個億,作為比亞迪南山半導體研究所的首期啟動資金……”

曹陽很是認真的給章京介紹了一下公司的情況。

雖說國內的芯片產品不大行,但是並不表示一個這方麵的人才都沒有。

像是眼前的章京,在中科大畢業之後,去到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博士,畢業之後還在AMD工作了兩年,然後才在國內人才引進計劃的吸引下,來到了嶺南理工大學。

如今已經是微電子專業最年輕的教授了。

向長樂跟他在工作中有一些交集,對章京的情況多少有些了解。

嶺南理工大學在嶺南省雖然是頂尖大學,但是想要在半導體領域有多麼大的成就,顯然是非常困難的。

回國幾年之後,章京似乎有點厭倦了那種生活。

特彆是前段時間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訪問的時候,傳聞對方有挖他回去當終生教授的意思。

所以向長樂才大力的跟曹陽推薦,同時也單獨給章京做了不少的工作。

“半導體行業需要的資金可是非常巨大的,10個億看起來很多,也許不用兩年就燒光了!”

章京有點心動。

如果曹陽是認真搞半導體的話,那現在的機會確實是非常難得。

“章教授,10個億隻是啟動資金,以後每年都會定期再注資!”

“我的目的是有一天整車上的所有芯片,都能實現國產化。”

“不管是在比亞迪南山生產,還是在南山研究院半導體事業部生產,亦或是其他國內的廠家生產,都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這10個億是合資公司的投資,南山自己每年至少會拿出同等金額的資金投入到半導體事業部之中。”

曹陽這麼一說,旁邊的向長樂有點忍不住了,道:“曹總,那可就相當於每年10個億的投資,會不會太激進了?”

雖然吹出去的牛皮可以不負責,但是那樣子太傷人品。

向長樂顯然是不希望曹陽做這種傷人品的事情。

“老師,南山今年的營業額可以衝擊500個億,一年的淨利潤至少有50個億。”

“隻是10個億的話,我們燒的起!”

“明天我還要去華威拜訪他們半導體事業部的負責人,也許除了比亞迪南山半導體研究院和南山研究所半導體事業部,我們還會跟華威成立半導體的合作項目呢。”

曹陽再一次的拋出了一個重磅炸彈。

10個億一年還不夠?

這是要15個億?

有錢也不是這樣子花法吧?

“曹總,南山集團一下子把半導體的業務鋪設的那麼大,單靠我一個人肯定是不行的呢。”

章京顯然是心動了。

他覺得自己要是錯過了這個機會,估計會後悔一輩子。

雖然他的技術很不錯,但是放在全球來看,比他厲害的,不說一抓一大把,但是雙手雙腳絕對是數不過來的。

這種情況下,曹陽如此信任他,對他來說,也是一個天大的機會。

“這個是自然!”

“我們已經找了專門的獵頭公司,跟台積電和三星的研究人員接觸,同時也在考慮跟中芯的一些人員接觸。”

“我的想法是合資公司和南山自己的半導體事業部,今年至少要有各自100人以上的研究團隊,把芯片研究的工作,正式的鋪開來!”

曹陽這麼一說,章京沒有再猶豫。

“曹總,感謝你的信任,我願意跟著南山集團一起見證華夏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我之前在美利堅AMD等芯片公司也有一些同學、同事,到時候我也跟他們聯係一下,看看有沒有誰是願意回羊城發展的。”

章京很快就開始進入到了角色。

把南山集團的半導體事業當成了自己的事業。

隻要能夠把這塊業務搞起來,他絕對可以名利雙收。

“那就辛苦章教授了!”

“待遇方麵,隻要是人才,一切都好商量!”

既然決定要燒錢搞芯片,該花的錢自然就要舍得花。

就以南山集團現在的財報,簡直就是健康的過分。

各個銀行都在找南山,想要請他們多貸點款。

甚至連小秘書米穎都被迫當了幾次說客。

奈何現在的南山,真的不差錢。

不管是變速箱還是發動機,利潤率都是不差的。

不顯山不露水的南山特殊鋼,更是一頭現金奶牛。

才投產一年,產能就已經100%利用了起來。

彆看整個鋼鐵行業不景氣,但是在高端特殊鋼產品方麵,30萬噸的年產能,根本就不算什麼。

不用出口,國內就可以給消化掉了。

甚至嶺南省就消耗掉了六七成。

南山集團的賬上現金,如今已經連續十幾個月超過50個億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