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羊城本田的憤怒,關係破裂(2 / 2)

今年羊城本田推出了03款雅閣車型,憑借著起步就與世界同步的口號,以及進一步的下調了價格等優勢,上市之後立馬就迎來了銷售的狂潮。

到現在為止,這款車型完全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甚至一些4S店裡麵,還要加價2萬塊才能提車。

所以銷售部的員工,日子過的非常滋潤。

一點銷售壓力都沒有,反倒是各個4S店的老總明天都過來求著你多給自己發點車。

甚至一些比較誇張的4S店,也不管你發沒發車,先把車款打過來再說。

搞的他們的財務隔三差五就要找銷售部確認情況,甚至還專門要求銷售部跟4S店強調,不要這麼乾。

這樣子舒服的局麵,自然是誰都不願意破壞的。

但是,今天一個熟悉的記者給他發來的照片,卻是讓他感受到了深深地危機。

“這不就是我們的雅閣嗎?”

“有什麼特彆的?”

木林森將視線轉移到了馬洪建那笨重的IBM筆記本電腦屏幕上麵,有點不確定對方葫蘆裡賣的到底是什麼藥。

“咦?”

“不對,這車標怎麼給改了?”

木林森倒也是很快就發現了不同。

“部長,這是比亞迪準備在今年推出來的全新車型,叫做F6。”

“今天他們邀請了許多媒體去搞試乘試駕活動,這就是試乘試駕現場的圖片。”

馬洪建這麼一說,木林森立馬就坐直了身子。

他很清楚這話背後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比亞迪F6抄襲自家的雅閣車型?

雖然車標不一樣了,但是任誰去看,都能看出來雅閣的影子。

甚至他都懷疑把雅閣的車門拆下來,是不是可以完美的裝在比亞迪F6上麵。

“國內不少企業的車型,都是借鑒了國際上的一些車型的,比亞迪作為一家新出現的造車企業,必然也是會走這一條路。”

“他們的F6哪怕是跟我們再像,市場定位應該也是跟我們完全不一樣的。”

“我覺得倒也不用特彆的擔心。”

木林森腦中快速的衡量分析了一番,覺得這個事情也許也沒有那麼的嚴重。

畢竟,本田汽車的品牌力在那裡,一個模仿抄襲的車型,不可能超越原型車的。

當然了,他說這話的時候,心裡麵一點擔心也沒有的話,肯定也是假的。

隻不過在下屬麵前,他不能表現得那麼慌亂。

“正常來說,確實是這個樣子。”

“F6的售價估摸著就隻有我們的一半,大部分的成功人士都不會去購買的。”

“但是聽說F6搭載的是南山技術有限公司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和6AT自動變速箱。”

“這麼一來,他們的動力總成就比我們的雅閣都還要好了。”

“至少是從參數上來看,會給消費者這樣子的感覺,我覺得這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情。”

“國內的自主品牌的車型,之所以比同級彆的合資車型要便宜一半,就是因為他們的動力總成不行,車上的零件質量不行,品牌力也不行。”

“如今最關鍵的動力總成方麵,人家的數據很好看了,也許會給消費者一個非常不好的誤導。”

馬洪建這麼一說,木林森忍不住皺起了眉頭,道:“6月底的時候,我記得南山搞了一個南山科技日,當時就是重點推出了1.5T渦輪增壓發動機吧?”

“後麵他們似乎跟長城汽車、吉利汽車等好幾家車企都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要給他們提供發動機。”

“這麼說來,比亞迪反倒是南山發動機的第一個客戶?”

作為羊城本田的銷售部副部長,木林森雖然不是那麼關注國內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

但像是南山這種提供了發動機和變速箱總成的廠家,他還是有所了解的。

沒辦法,國內自主品牌,甚至是國際汽車巨頭都在使用南山的變速箱,他就是想要完全不關注都是不行的。

“是的,一旦比亞迪的的F6成功了,到時候肯定是會有更多的車企更加積極的使用他們的發動機。”

“這也給了南山發動機發展壯大的機會,這對我們來說,其實是非常不好的一個事情。”

“畢竟本田汽車最有名的就是他的發動機技術,要是這個優勢沒有了,那麼對我們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馬洪建的眼光還是不錯的,很是敏銳的感受到了危機。

當然了,他也隻是未雨綢繆,實際上他並不覺得南山發動機能夠那麼快的動搖本田汽車的優勢。

“等會我找一下采購部的李部長,跟他聊一聊這個問題。”

“我記得南山也是我們的供應商的,他們現在幫助比亞迪抄襲我們的車型,這樣子做肯定是不合適的。”

“再不濟我們也不能跟這樣子的供應商合作。”

木林森覺得F6是否能夠成功,是否會威脅雅閣,最大的變數就在於南山提供的動力總成。

要不然的話,他都不覺得這是一件值得自己操心的問題。

“莪們要不要讓法務部的人去告比亞迪?”

“畢竟他們的車型抄襲的痕跡實在是太明顯了。”

馬洪建覺得這個事情不能這麼輕拿輕放。

讓采購部去對付南山,自然是應該的。

但是始作俑者的比亞迪汽車,也是不能就這麼放過了。

“先不說他們的抄襲,肯定不是100%的完整抄襲,多少也是在一些細節上做了一點點的調整,我們就是去告他,短時間內也是沒有結果的。”

“最關鍵的是他們現在還沒有上市,我們就是告他,索賠金額也非常的有限。”

“倒不如等他們的F6正式上市了,已經實實在在的產生了銷量,他們從這個抄襲事情之中獲得了切實的利益。”

“這種情況下我們再去告比亞迪的話,事情的影響力就不一樣了。”

“對他們的殺傷力也是不一樣的。”

木林森多少也是懂一點法律的。

知道像是這種侵權抄襲的案件,事情的嚴重程度跟對方車型的銷量有很大的關係。

跟對方非常獲利的金額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現在他是覺得還沒有到告比亞迪的時候。

“說的也是,那我先去收集相關的資料,及時的跟進各種情況。”

“將來有需要對付比亞迪的時候,能夠立馬拿出來。”

馬洪建雖然有點不甘心,不過木林森已經有決定了,他自然不好多說什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