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超大膽的提議,曹陽舌戰群儒(1 / 2)

任何一家廠家生產的發動機,都不會自己負責全部零件的生產。

術業有專攻,有些小零件看起來簡單,生產工藝卻是很複雜。

比如氣門彈簧和火花塞這些零件,價值不是很高,生產卻是挺複雜的。

你要是全部自己搞,顯然是不現實的。

隻要發動機的整體布局是自己設計的,非核心零件完全都是可以選擇外購。

不管是國內廠家還是國際零部件巨頭,在這方麵都還是願意提供零件的。

當然了,你要是非得用博世、電裝這些廠家的零件,價格肯定是比較貴的了。

所以在大件方麵,曹陽是準備安排南山自己生產的。

“梁總說的有道理,我們南山願意給F6提供發動機,並在接下來的一年內,全力以赴的推進發動機項目。”

曹陽這麼一說,紀華和潘金興他們就算是有意見,也不好說什麼了。

總不能當著客戶的麵給老板拆台吧?

情商再低,也不至於低到這種程度。

“曹總,南山能夠生產過國際領先的變速箱,我相信也一定可以生產出國際領先的發動機。”

“我可以承諾,今後F6車型的發動機和變速箱,將會一直從南山采購。”

“當然了,我們的F6的售價畢竟跟雅閣沒有辦法比,所以成本也還請南山能夠多多支持。”

王福看到曹陽同意接下這個單,心裡鬆了一口氣。

不過他也是很雞賊的限定了F6車型的合作。

其他車型是不是合作,他不想現在就承諾下來。

畢竟比亞迪要造車,以後肯定也是要自己生產發動機的。

車型方麵,也不會隻有F6一款車型。

對此,曹陽倒也沒有多大的意見。

但凡是有點追求的車企,就不可能一直都從外麵購買發動機。

畢竟在傳統汽車時代,發動機可是一輛車上最重要的零部件。

沒有之一的那種。

像是羊城本田,就號稱買發動機送車。

充分的說明了發動機的重要性和人家發動機的水平很高。

“南山的產品,在QCD方麵一向是有競爭力的,這方麵請王總放心。”

“不過,你們之前研究的是雅閣上使用的2.4L直列四缸自然吸氣發動機,這方麵我倒是有一些新的想法。”

曹陽這麼一說,王福和梁傳慶都非常感興趣的看著他。

有想法好啊。

就怕南山沒有想法。

“曹總,渦輪增壓發動機采用尾氣推動泵輪高速自傳,帶動同軸渦輪高速轉動,由於渦輪存在一定慣性,因此,理論上存在著一定的遲滯,當然,現在普遍采用小慣量渦輪,這種遲滯現象不明顯,不過,在動力響應方麵,仍然要慢半拍,輕踩沒有重踩竄車。”

“這個問題,好像無解啊。”

“會不會將來成為消費者和競爭對手的吐槽點?”

雖然已經心動了,但是梁傳慶還是有點擔心。

“梁總你這個說法,其實就是很多人說的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加速曲線是線性的,渦輪增壓是曲線的,所以低轉速的情況下渦輪有滯後。”

“實際上自然吸氣發動機也並不線性。高轉速下,自吸發動機進氣效果差,而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利用可變氣門正時、以及升程技術,在高轉速時增加氣門開啟時間、而升程則是放大開口麵積從而繼續增加進氣量。”

“如本田的VTEC、日產VVEL等等?實際上當發動機轉速拉到5500轉以上、升程開啟時,那種感覺是突兀的、如打雞血般的感覺,這難道叫線性、平順?”

“渦輪增壓發動機在低速效果差一些,但是自吸發動機在高速效果上要差。”

“到時候大家就是扯皮了。”

“很多時候,渦輪遲滯是因為發動機與變速器沒匹配好,由於變速器問題帶來的起步遲鈍、頓挫頻繁。”

“這方麵正是南山的優勢,畢竟我們的變速箱是自己生產的。”

“內燃機不斷發展的理念就是更小的體積、更低的轉速、更低的排量、更小的重量、更大的升功率。”

“我聽說大眾汽車的下一代車型,將會大規模的使用渦輪增壓發動機。”

“通用汽車也是準備在將來推出更多的渦輪增壓發動機。”

“也就是東瀛係的車企,在這方麵的動作會慢一點。”

曹陽這麼一說,梁傳慶沒有再反駁。

畢竟,人家站的高度更高啊。

“曹總,既然南山有信心搞好渦輪增壓發動機,那麼我們以後的F6車型就上渦輪增壓。”

王福也是一個很有魄力的人。

曹陽已經把話說的那麼透了,他沒有理由還在堅持使用自然吸氣發動機。

甚至他覺得今天來南山,實在是來的太是時候了。

今後比亞迪自己研究的發動機的方向,都需要更改了。

“曹總,1.5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固然是可以滿足F6的需求,但是現在各個車型,一般都是有兩個排量的發動機供消費者選擇。”

“這也是拉開不同配置的價格差異的一個重要手段。”

“在這方麵,您有什麼想法不?”

既然定下了大方向,梁傳慶自然就開始考慮一些更加具體的問題了。

“這個倒也好辦,我們可以推出低功率版本的1.5T發動機和高功版的1.5T。”

“這是第一步的方向,將來如果還有其他車型需要推出來的話,可以考慮檢討2.0T和1.0T的版本。”

“隻要有了成熟可靠的1.5T發動機,其他排量的研究起來就沒有那麼難了。”

梁傳慶的疑問,曹陽立馬就給出了回答。

後世已經有那麼多的主機廠在使用的方案,他也沒有什麼好糾結的。

當然了,以後還可以再檢討混動版本之類的話,現在就不著急說了。

畢竟才2003年,混動的市場還遠遠沒有到爆發的時候。

提前一步是天才,提前兩步指不定人家就覺得你是瘋子了。

“王總,既然已經談到了下一步的發動機研究項目,那我也簡單的把比亞迪對發動機的一些期望也跟大家共享一下。”

梁傳慶的話說的還是挺客氣的。

畢竟現在是自己這邊主動的尋求合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