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元的月薪,雖然是高於市場的,但不這樣的話,有幾個人願意來我們廠?”
“哪怕是現在跟他們簽署了《三方就業協議》,到時候肯定也是會有一部分人違約不來的。”
曹陽雖然對南山的前途非常有信心,也堅信將來南山會成為大學生的最佳雇主。
但是現在是什麼情況,他也沒有去逃避。
就拿羊城本田和南山汽配廠相比,估計任何一個大學生都會選擇去羊城本田,而不是南山汽配廠。
這就是現在需要麵臨的客觀事實。
哪怕是羊城本田現在的應屆畢業生,基本工資還沒有2000元一個月。
“哪怕是要以這個工資招人,我們也不用招那麼多吧?”
“特彆是搞技術研發,大學生沒有幾年時間很難完全上手的,倒不如多搞點社招呢。”
曾婷婷沒有辦法反駁曹陽的觀點,隻能換了個角度去勸說。
“社招自然也是要進行的,但是搞汽車零部件研發的,國內似乎也拿不出什麼像樣的人才啊。”
“更多的廠子,現在做的也都是COPY開發的工作,連自己的設計部門都沒有。”
汽車零部件廠家,有不少都是主機廠直接設計好了圖紙,他們照圖生產就可以。
隻有博世、大陸、電裝這些生產功能零件的廠家,是自己畫了圖紙,得到主機廠承認之後進行生產。
所以國內現在還真是沒有太多這方麵的研發人才可以挖。
至於國際上倒是很多這方麵的人才。
但是……
南山汽配廠挖的動嗎?
出得起價錢嗎?
隨隨便便幾十萬年薪……
要知道,現在的東瀛,哪怕是一個應屆畢業生,也有差不多20萬日元/月的基本工資。
至於美利堅和歐羅巴那邊,就更加誇張了。
所以現在主要隻能靠自己去培養了。
當然了,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曹陽沒有辦法說出來,那就是他壓根沒有指望這些大學生在未來一年內搞出什麼驚天動地的新技術出來。
隻要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布置的任務,就已經很不錯了。
“可是……”
“可是……”
聽了曹陽的話,曾婷婷還想著再反駁一把,但還真是不知道怎麼反駁。
“不要可是了。”
“你就按照我這個方式把這場招聘搞下去,剩下的事情就不用擔心了。”
“對了,公司更名的事情,要儘快的搞一下。”
“要不然總是南山汽配廠的叫著,顯得格調有點不夠。”
曹陽早就想要更改一下公司名字,不過之前一直有各種各樣的事情拖著。
借著這次到各個高校宣講和招聘的機會,他準備把南山汽配廠正式的更名為南山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