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眼自家兒子那豁了口的鞋子,咬咬牙,一臉舍了大錢的樣,揮著手招呼道:
“你的新鞋娘還沒做好呢,這樣,一會兒提拉上你爹的舊鞋,去你表哥的鋪子拿一雙合腳的。”
去表哥的鋪子?哦,韓家的鋪子是鞋鋪,要找合腳的不難,可表哥那裡的鞋子……
“娘唉,表哥那邊的鞋子是個什麼價你又不是不知道,那樣的精貴鞋不說我是不是穿著合適,隻說這白拿……這也太難看了些,那邊最便宜的都要1錢銀子呢。”
“救個急而已,這人情你娘我後頭會還的,要你瞎操心?再說了,到底也是血脈相連的兄弟,你就是真白拿了,一雙鞋罷了,你表哥還能和你計較?行了行了,彆墨跡了,那什麼,買個油都能出岔子,還要你娘我自己來,真是白養了你這麼大。”
說話間林韓氏順手就想關門走人,連剛才說什麼讓林之孝穿親爹舊鞋的事兒都差點忘了,滿臉興奮的酒往外走,那看熱鬨的心思啊,真是都貼在臉上了!
對著這樣的親媽,林之孝真是連著爾康手都有些招呼不起來了,垂著頭看了看自己的鞋,索性也不進家門了,就這麼踢踏著再次往外走。
沒說的,這次必定是去韓秋生那鋪子換鞋子去了。
...............................................
韓秋生家的鋪子離著林之孝家不遠,正處在世勳豪門大宅第後頭,各家世仆所居的街巷之中。因為周圍住著的不是世仆人家,就是勳貴旁支,家底比尋常人家厚實些,故而這平日沒什麼外人往來的巷道中,店鋪十分的周全。從衣衫鞋襪,到吃喝拉撒的都有。
因為店主多是貴胄名門外圍的枝蔓人家,不缺靠山;毗鄰權貴的地段又從不少巡邏的兵丁衙役;再加上豪門奴仆煊赫強勢、動輒拳腳相向……如此京城有眼色的潑皮賴子自是輕易不會在這邊招惹是非,時間一長,倒是讓這裡的鋪子愈發的興旺起來,連著尋常小官家眷也十分願意光顧,圖的就是安生和齊全。
當然了,即便是這樣的地方,也一樣是有階層的。這三街五巷間位置好、地方大的,多是各個府邸管家管事家的鋪麵。小些的,或是偏些的,才分給了那些有餘錢的人家。或是世勳旁支,或是各種七七八八的親戚。
韓秋生家早年家裡也算不錯,有三間大門臉的鋪子,有家傳的鞋匠手藝,雖比不得官宦人家,卻也能勉強算個小富戶。可不想時運不濟,鋪子被某個權貴人家的管事看上,從而平白的惹來了一場禍事。先是被人訛詐,再有人碰瓷,幾次三番的,生生將家業都折騰了個乾淨。
因為這樣的經曆,韓家痛定思痛,索性將當時剛及笄的林韓氏嫁給了在榮國府當差的林管事家的兒子,從而攀上了賈家的大腿。並借著林管事的幫扶,重新在這後街上立起了鋪子,雖不及早年,卻也算是能順利過下去了。
而林韓氏呢,自打嫁了人,因為懂些個外頭的世情,有些個手藝,又知道了世仆的好處,便索性嫁雞隨雞,進府裡在針線房當了差,專管著榮府主子們鞋襪的事項,如此雖沒有契書,卻也成了榮府在冊的仆婦。如此,韓家在世仆人家的圈子裡算是徹底的站穩了腳跟。
等著鋪麵從韓秋生的爺爺傳到韓秋生的手上,韓家在這一片又有了小富戶的摸樣。前頭一間半鋪麵,後頭三間正房,兩間廂房的規模,比有些不善經營的賈家旁支過得都鬆快些。
而我們這個故事就是從這個小小的鋪子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