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梅的事兒讓村裡熱鬨了一陣,不過也沒熱鬨多久,新的熱鬨就把這件事壓下去了。
王發和李燕最近的日子實在不好過。
他們帶著兒子從醫院回來,兒子死活不肯去上學,爨海濤和他的班主任過來好幾趟都拿那小子沒有辦法。
王發夫妻十分慣孩子,孩子不願意去上學,他們就讓爨海濤以後彆來找了,他們同意孩子不去上學
毛歲十一歲的孩子啊,不去上學,就擱家這麼混著,一輩子不就這樣了麼。
後來知恩也跟著去勸,都不成,這夫妻倆誰的話都不聽。
爨海濤沒轍來找春陽,希望春陽幫忙勸一勸。春陽是親戚也是搞教育的,說話的分量肯定比他們重。
然而爨海濤高估春陽了,春陽也拿王發李燕夫妻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他們給春陽的說法是孩子都這樣了,隻要開心就行,其他的都不重要。
他們說的是挺輕巧,孩子這麼小不接受教育就被他們在家這麼慣著那以後還有好?等他們老了沒了孩子怎麼辦?天下除了父母還有誰會慣著他?
然而他們根本不聽春陽的分析,隻覺得春陽是多管閒事。大概是聽煩了,李燕還對春陽很不客氣的道:“早前你們不肯借錢,現在又來裝什麼好人?”
春陽:
怎麼會有這種人呢?
自家孩子生病還指望彆人砸鍋賣鐵的幫他們嗎?
她家賣牛賣豬再加上自家人籌的錢差不多就夠孩子花的了,還想讓外人怎麼著?感情彆人家辛辛苦苦賺的錢就必須借給他們唄。
再說,那時候也沒說不借錢啊。知恩都說實在不夠會借的,可他們明明還有辦法解決問題那乾嘛要讓彆人借錢給他們!
春陽也有脾氣,這樣勸都不好使那就不勸了,愛咋咋地吧。
回頭爨海濤跟她開玩笑道:“這就是你家親戚,要是換個彆的學生啊,你肯定更有耐心,就是磨也會把學生磨回學校的。”
這話說的沒毛病。
因為是親戚,因為以前的糾纏太多,春陽對李燕這一家子實在太了解,都不用走下一步就知道下一步行不行得通。
讓孩子在家就沒事兒了嗎?
當然不可能!
王發和李燕慣著孩子終於慣出了大事兒。
三八婦女節的時候李燕沒在家,村裡準備的婦女節小福利沒給她,一直都放孫影這裡呢。
就一條毛巾,孫影隨手一放就給忘了,後來在家實在無聊收拾東西的時候把毛巾收拾出來,尋思著給李燕送過去。
結果李燕和王發都不在家,就隻王家那小子在。
這小子都壞出水兒了!
孫影懷著孩子呢,好心好意的挺著肚子過來送毛巾,誰承想一進門就被那小子下的絆子絆倒了,整個人直直的摔倒在地。
這還不算完,這小子知道自己闖了禍不想著補救竟然躲裡屋去了,壓根沒想管孫影!
得虧外屋的門開著,鄰居家的大嬸站在院子裡發現不對勁兒趕緊過來,這才救了孫影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