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受傷的總是我(2 / 2)

米婭重重點頭:“是的,有接近十句台詞呢。“

馬丁衝她豎起拇指:“前進了一大步。”

米婭掛著星星點點雀斑的臉上,露出滿足的笑:“我們共同租房的五個人,我是最先拿到台詞的。”

馬丁接過她遞來的紅茶,建議道:“讓你的經紀人多跑跑,他跑的勤快,你的工作機會才多。”

米婭說道:“他不怎麼重視我。”

“一步步來吧。”馬丁端著茶來到空桌前坐下,等托馬斯帶人過來。

馬庫斯那邊處理完了黛西和約翰兩條狗狗的後事,幾個黑人已經被正式批捕,他很快就能抽出身,開始回憶錄的相關工作。

托馬斯從WMA內部的簽約作家和編劇中,找了個合適的人選,作為代筆人,以協助馬庫斯完成回憶錄。

今天,馬丁要見見那位劇作家。

冷飲店這會兒沒有其他顧客,米婭拿起一隻筆,在本子上寫了起來。

她記錄的,全是在製片廠的見聞和感悟。

來到這邊工作一年多了,米婭仍然是個小演員,但她在演員之外,還嘗試著寫些東西。

不是主動的,而是被逼無奈,單純演員想要出頭實在太難了。

托馬斯這時帶著一個穿灰色襯衣的人進入店裡。

這人三十來歲,身形略胖,留著絡腮胡子。

托馬斯介紹道:“這是羅賓遜,公司簽下的劇作家,參與過不少電影項目。”

馬丁與他握了手,招呼隨便坐,又讓米婭送來兩杯咖啡,直接問道:“你參與過不少電影項目?”

羅賓遜不是剛進入好萊塢的新人,知道履曆的重要性,說道:“我之前是馬克-鮑爾編劇團隊的成員。”

馬丁沒聽說過這個人,略顯疑惑。

羅賓遜詳細說道:“馬克-鮑爾是《黑鷹墜落》的編劇,我作為團隊成員,參與過這個項目的劇本編寫。”

馬丁知道好萊塢很多劇本的編寫,也是流水線分工合作的模式,很多知名編劇的背後,往往有一個團隊作為支持。

這些編劇自然無法在電影上署名,好萊塢每一部電影最多隻能署名三個編劇,而署名就意味著編劇工會規定的各種線上線下分成。

羅賓遜重點說的就是與戰爭有關的項目:“最近一次工作,我參與的是保羅-哈吉斯導演執導的《決戰以拉穀》,跟其他項目一樣,我都是作為團隊成員參與,並沒有署名權。”

馬丁問道:“有帶你寫過的劇本或者作品嗎?”

羅賓遜掏出一個打印本交給馬丁:“這是《黑鷹墜落》中,我負責編寫的部分。《決戰以拉穀》剛拍完還沒上映,劇本不能對外。”

馬丁點點頭,認真看了起來。

論英文寫作,馬丁是這個學渣,絕對算得上渣渣中的渣渣,但閱讀能力正常,劇本看得多了,也有一定的辨識能力。

《黑鷹墜落》也不是普通的電影,他近期拉片的時候也看過。

馬丁看了十幾分鐘,才放下劇本,問道:“你為什麼離開馬克-鮑爾的團隊?”

羅賓遜猶豫了一下,決定照實說:“我在他的團隊裡工作五年了,仍然沒有署名權,我覺得再工作五年,還是現在這樣,雖然他這個老板給了我各種承諾,但我認為兌現的可能非常低。”

他無奈的笑:“我也想在創作的劇本上寫上我的名字,想在電影上麵署名,這次馬庫斯的回憶錄,我雖然沒有任何版權,但能在上麵署名。”

馬丁微微點頭:“報酬之外,確實有署名權,但代筆人的名字,要排在馬庫斯後麵。”

羅賓遜說道:“沒問題。”

“這樣,我約馬庫斯出來,一起見麵。”馬丁要用更為實際的方式考察:“你聽馬庫斯訴說一段,然後把它寫出來。”

羅賓遜一口應了下來。

馬丁給馬庫斯打了電話,約了在戴維斯影視工作室見麵。

不到半個小時,兩邊在馬丁的辦公室會麵。

馬庫斯的情況,跟馬丁有些相似,用嘴說的時候,大體沒有問題,但轉變成書麵表達,那就抓瞎了。

口頭與書麵表達完全不同。

見到馬丁這麼快找來合適的劇作家,馬庫斯興致很高,嘴上說著,手上比劃著,描述了一段剛進海豹時的經曆。

羅賓遜先以草稿的方式記錄下來,等到馬庫斯說完一段,獨自鑽進旁邊的會議室裡,開始整理編寫。

快到下班的時候,他才從會議室出來,將寫出來的一段交給了馬丁。

馬丁迅速看過,遞給馬庫斯。

後者讀了一遍,說道:“對,就是這個樣!”

馬丁又讓托馬斯看了一遍,確定沒有問題,決定錄用羅賓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