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輿論焦點(2 / 2)

“怎麼才能加入可樂神教?”

開始還是試探的問,後麵乾脆主動入教。

“教主,請收我入教!”

“我要加入可樂神教!”

“跪求入教!”

更有人野心勃勃:“副教主或者大祭司的位置還有嗎?能留給我一個嗎?”

…………

因為時差,洛杉磯尚在清晨,亞特蘭大人已然上班。

可口可樂總部,市場部總監布羅迪剛上班,手下主管賈斯汀就敲門進了辦公室。

“頭,大新聞!”賈斯汀手裡拿著個優盤:“你看看這個,洛杉磯那邊發生了槍擊案。”

布羅迪拿起優盤,插到一台筆記本上:“聽說了,伯班克中學,傷亡慘重。”

賈斯汀說道:“從亞特蘭大走出去的好萊塢明星馬丁-戴維斯救了十多個人,他太厲害了,拿我們的可口可樂擊倒了槍手。”

布羅迪反應很快:“是嗎?市場宣傳能否在這方麵做點文章?”

賈斯汀又說道:“還有呢,馬丁-戴維斯宣稱他成立了一個可樂神教,自稱是教主……”

布羅迪已經點開視頻看了起來,視頻總共兩段,一段是馬丁-戴維斯使用瓶裝可口可樂擊倒歹徒的,另一段是馬丁用所謂可樂神教吸引另一名歹徒注意力的視頻。

他越看臉上越經精彩,還有可樂神教這種存在?

賈斯汀等到上級看完,說道:“網上反映是爆炸性的。”

布羅迪點開瀏覽器,穀歌搜索頁上,排在前五位的熱搜關鍵詞,有三條跟昨天槍擊案有關,前兩位分彆是馬丁-戴維斯和伯班克中學。

而可樂神教排在了第五位!

布羅迪點開相關條目,很多網頁上麵都有網友吵著加入可樂神教的留言,不禁問道:“真有可樂神教?還是馬丁-戴維斯隨口一說?”

“暫時不太清楚。”賈斯汀想起朋友提過的一件事:“去年以來,亞特蘭大飲品界出現一個傳聞,有個自稱可樂大祭司的家夥,到處收購03年產的可樂。”

布羅迪摸不著頭腦:“收購03年的可樂做什麼?到現在都過期了。”

他搖了搖頭,回到正題:“你讓我看這些,為了代言人的事?”

賈斯汀說道:“他是好萊塢25歲以下年輕明星中的佼佼者,擔任絕對主角的電影北美票房過億,上周馬丁-斯科塞斯和萊昂納多的新片《無間行者》宣布他擔任第二主角。”

他又指了指優盤:“還有這些,年輕的好萊塢男星裡麵,有誰比他更適合擔任我們的代言人?”

布羅迪也有類似的看法,伴隨著馬丁製服歹徒的視頻,可口可樂露了大臉。

可樂神教教主加可口可樂,絕配!

賈斯汀的話還在繼續:“馬丁-戴維斯其人來自可樂的誕生之地!想想吧,我們在廣告宣傳中有太多文章可以做了!”

布羅迪想了一下,說道:“你負責收集與馬丁-戴維斯相關的資料,過會的會議上,我會提議由馬丁-戴維斯擔任新一期可樂代言人,有這件事的發酵,通過可能性很大,你的小組也要準備相關的談判事宜。”

賈斯汀應道:“頭,我會辦好。”

隨後的會議上,幾乎沒有任何阻力,就通過了與馬丁-戴維斯接觸,邀請他擔任可口可樂新一期代言人的初步決議。

…………

經過一晚的發酵,第二天北美三大報業,《洛杉磯時報》、《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的頭版頭條,全是伯班克高中事件的報道。

官方有意在控製輿論,報紙最顯眼的位置上,全是馬丁救人的大幅特寫!

主流媒體的報道,全部以小字描述傷亡人數等敏感點,以加黑加粗的字體著重推送馬丁英勇救人的事跡。

這是慘劇最慣用的新聞報道手法。

洛杉磯時報的頭條簡明扼要:《洛杉磯的城市英雄:馬丁-戴維斯!》

《馬丁-戴維斯,他比好萊塢任何一部電影裡的英雄,更應該稱之為英雄!》這是紐約時報的新聞標題。

華盛頓郵報更為誇張:《昨天,馬丁-戴維斯是美利堅的精神圖騰!》

華納電視台新聞頻道,一早拉開了槍擊案專題新聞,海倫這個親曆者爆紅,跟另一位嘉賓專門討論了為什麼馬丁能夠戰勝歹徒。

“每一次槍擊事件,總有無辜者倒下,伯班克中學也不例外,但這次有人站了出來,他的身份讓人吃驚:馬丁-戴維斯,一個好萊塢明星。”

“因為電影宣傳,他恰逢其會,事件發生的開始,他像普通人一樣驚慌,逃跑時卻不忘提醒人趕緊逃命,當被槍手逼入絕境,其他人都在等待命運裁決的時候,馬丁站了出來。”

因為槍擊事件和海倫,晨間新聞收視率極高。

海倫特意說道:“馬丁正準備參演一部根據漫畫《通緝令》改編的動作槍戰片,為了更好的演繹男主角,進行了長時間的動作槍械訓練,恰恰就是這些嚴格的訓練,讓馬丁能在絕境爆發,一舉製服歹徒!”

無數人記住了通緝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