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他們多數人感到興奮或者振奮的,是楊振本人也頂盔披甲,攜帶槍支彈藥,守候在同一條壕溝裡。
身為指揮全軍的統帥,楊振完全可以去到更安全的地方,比如重炮陣地的後方,就是眼下最安全的地方。
或者,楊振即使要參戰,也可以去到相對安全一些的側翼,比如左翼或者右翼,絕對不會有人說什麼。
但是楊振沒有這麼做,而是將張臣布置在了火槍手更多一些的大營左翼,將張天寶布置在了擲彈手更多一些的大營右翼。
包括火炮團營的孫登選和楊珅,也被分彆布置在了大營的左右翼,叫他們前去統領和指揮部署在兩翼的衝天炮和飛雷炮隊。
而楊振自己,則將重炮陣地交給了劉仲錦全權指揮,隻帶了抬槍隊以及張國淦的一營火槍手、王餘佑的一營擲彈兵,跳進了重炮陣地前方不遠的壕溝裡。
壕溝深約三尺,地麵有些泥濘,因為這處營地立鴨江不遠,地下水豐沛,僅挖三尺就已經濕漉漉的了。
楊振跟守在壕溝內的其他所有人幾乎一樣,腳踩在泥濘之中,身體前傾趴伏在壕溝邊沿的堆土上,旁邊放著兩杆火槍,一杆是槍身超長、槍體沉重的抬槍,另一杆則是已經上了刺刀的一般燧發槍。
楊振跟壕溝內的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隻在於他的手裡有一支千裡鏡,可以趴在壕溝的前沿上,通過千裡鏡來觀察更遠處的情況。
而其他人,則隻能手搭涼棚既興奮又緊張地向前方張望了。
“敵人來了!”
楊振透過千裡鏡,突然看見自家營地前方數裡外上麵有大片揚塵,立刻脫口說出了自己的判斷。
而這時,就守在楊振一旁努力往前方張望的祖克祥立刻接過了話頭,肯定地說道:
“是的都督,有揚塵,必是有大批清虜騎兵疾馳而來!不過看樣子,距離我們尚在數裡之外!”
“不!揚塵是滯後,必有騎兵先過,而後方出現揚塵。敵人大批騎兵恐怕轉眼就到!”
祖克祥眼神不錯,楊振透過千裡鏡看到的揚塵他也能通過肉眼看到。
但是他對距離的判斷卻是錯的,而楊振也立刻否定了他的判斷。
“張國淦!”
“卑職在!”
“立刻傳我命令,敵人不入營,決不允許擅自開火,我不先開第一槍,決不允許擅自開火違令者斬!若有新義堡工地民夫被裹挾亂竄入營,開戰後,一律格殺勿論!”
“卑職得令!”
張國淦領了命令,立刻提著火槍帶著人轉身而去。
其實很多事情,都是事先說好了的,隻是大戰在即,一著不慎,就是滿盤皆輸,由不得楊振不慎重,隻好再次向分布在左右翼的張臣、楊珅等人強調一遍了。
“祖克祥!”
“卑職在!”
“你去後邊找劉仲錦,告訴他立刻做好開炮的準備!隻等我一聲槍響,預定第一批開火的重炮立刻開火!一二三批重炮之間一定要交替開火,切不可有長時的中斷!”
“卑職明白!”
這也是楊振已經與劉仲錦交代過的,隻不過事關重大,勝負主要取決於重炮,事到臨頭楊振也有些緊張。
祖克祥轉身爬出了壕溝,一路速跑,往後邊不遠處的重炮陣地衝去。
而此時,楊振大營的北門外已然看得見清虜騎兵的前鋒隊伍了!
雖然隔著不小一段距離,但是大批騎兵疾馳的馬蹄聲已然隱約可以聽見了。
同樣也是在這個時候,楊振大營北門望樓上突然響起了淒厲的哨聲,隨後又傳出嘈雜的銅鑼聲呼喊聲。
“穩住!穩住!”
身在後方壕溝裡的楊振,看著從望樓上“連滾帶爬”跑下來的哨兵以及奉命守衛大營北門的哨隊“一哄而散”的場景,忍不住大聲喊著。
雖然望樓上的哨兵也好,守衛營門的哨隊也好,都是楊振叫人事先叮囑過的,允許他們在清虜騎兵大舉衝營的時候棄守營門。
但是楊振還是有點擔心他們演的太好,或者乾脆假戲真做,攪亂了軍心,攪亂了自己在營中所作的“精心準備”。
還好,在楊振大喊“穩住”之後,棄守營門慌亂入營的自己人,沒敢徑直往楊振所在的方向跑,而是很快轉向了大營的右翼,即楊珅、張天寶等人率隊埋伏的地方。
而此時,已經率軍衝抵明軍大營北門前的清虜將領蒙古甲喇章京恩格圖,眼見明軍守兵已經棄守營門慌不擇路逃回營內,當下一陣哈哈大笑,隨即揮舞著長長的馬刀嘰哩哇啦一通喊叫。
隨後,長刀一指,雙腳猛夾馬腹,嗷嗷叫著,往明軍營地猛衝過來。
說時遲那時快,幾乎就在轉瞬之間,以恩格圖為首的大隊清虜騎兵就衝入了營門。
為首的虜騎在快速繞開稀疏的拒馬之時,順手將早就準備好了套索套在了拒馬之上,隨著快馬疾馳而入,營門內外的拒馬瞬間被拉得東倒西歪。
原本橫放著的,一下子變成了縱向的,並被前麵的虜騎拖著拉到更加開闊的營中。
緊跟在後麵的大批馬甲兵則趁機湧入營中,如同決堤的洪水一樣呼嘯而來。
方才倉皇棄守營門的明軍士卒,有一些來不及跳入壕溝內躲避的倒黴蛋,被猛衝而入的清虜直接射翻在地上。
之前營中沒有來得及撤掉的營帳、氈房、木棚子也很快被扯翻在地,有一些開始失火燃燒,一時間大營裡亂成了一片。
“都督,下令開火吧!”
不知什麼時候張國淦已經悄然回到了楊振所在的位置旁邊,緊握著抬槍的把柄,有些焦急地回頭請求楊振下令開火。
然而對於張國淦的請求,楊振隻是轉頭狠狠地看了他一眼,並未說話。
楊振想要的是全殲,而不是擊退。
就這樣,楊振咬著牙,硬生生等到清虜馬甲兵的前鋒馬隊橫衝直撞進入到自己抬槍的射程內,才突然大喊道:
“開火!開火!”
楊振一邊喊,一邊扣動抬槍的扳機,“彭”的一聲,打響了第一槍。
這也是楊振在這場守株待兔式的殲滅戰中,打出的唯一一槍。
因為接下來,楊振麾下兵馬火力輸出的規模,大大超出了楊振的意料之外。
隨著楊振身後不遠處劉仲錦指揮的重炮營打響第一輪重炮之後,衝進抬槍隊射程的清虜馬甲兵們隻在片刻之間就被一掃而空了。
誰也說不清楚,到底是劉仲錦他們指揮的重炮所打出的一條條血胡同將那些人一掃而空的,還是新成立的抬槍隊將那些衝入自己射程內的敵人一掃而空的。
當然也有可能是王餘佑率領的擲彈兵們事先埋設的大量萬人敵發揮了決定的作用。
總而言之,當楊振的耳朵從嗡嗡聲中恢複過來,再次恢複了聽覺之後,他的麵前已經沒有還能策馬前衝的敵人。
崇禎十五年四月十四日上午己時三刻,發生在鴨江東岸楊振大營內的反擊清虜來襲之戰,剛剛開始不久就迅速落下了帷幕。
不僅衝入營中的大部分清虜正藍旗蒙古甲喇馬甲兵,被迎麵而來的重炮和兩翼的火炮打得幾乎全軍覆沒,就連一直跟在後麵壓陣沒敢長驅直入的兩個清虜正藍旗蟎洲牛錄,也沒能在最後逃出升天。
李守忠、李祿、楊大貴他們,在戰事打響後迅速率部來援,恰好將清虜正藍旗梅勒章京額羅賽臣率領的撤離隊伍,堵在了明軍大營附近。
張臣率領從大營中衝出追擊的人馬,與李祿指揮的攔截人馬,對額羅賽臣形成了前後夾擊之勢。
經過張臣、李守忠所部火槍手以及李祿、楊大貴所部擲彈兵的幾輪攻擊之後,額羅賽臣陣亡,他所率領的清虜正藍旗蟎洲牛錄無一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