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4章 日記中的過去(2 / 2)

【研究沒有進展,尼爾說我應該試著改變思路,我倒是覺得他應該想想該怎麼幫忙把機器改良得更穩定一點……】

【米契爾跟父親、母親出門了,他說會想辦法帶新試驗品回來,看來他也著急了……】

【還有一個月,就算隻是暫時壓製遺傳病影響的藥也好,給了我們不少時間,鬆了一口氣……】

【約蘭妲笨笨的,跟我們不一樣,不過很可愛。】

【米契爾最近很忙。】

【約蘭妲成功度過了五歲生日,再觀察半年。】

【約蘭妲六歲了,她很健康。尼爾說他遇到了一個漂亮又可愛的女孩,他的態度有點奇怪,說起對方時眼睛在發光,我想那應該是來參加慶祝宴的某個女人,我想應該是喜歡……】

【壞消息,我的情況又開始惡化,抑製藥物失效了。】

【研究速度趕不上我身體情況的惡化速度,我跟尼爾吵了一架,我認為應該著重解決遺傳病的問題,不該再為緩解我的病情惡化而浪費時間……】

【尼爾真固執,彆以為我不知道他不敢麵對那個女人的原因,他擔心以後的孩子也跟我們一樣……他和米契爾靠什麼解決遺傳病!……】

【第四次,米契爾笑著看我們吵架,他的笑臉還是那麼討厭……】

【我羨慕尼爾和米契爾,因為他們至少不用嘔吐和失眠,不用看著自己的身軀一點點腐爛,米契爾說他羨慕我和尼爾,因為我們能夠看得見,他說已經快忘了顏色是什麼樣,最近做夢時,夢裡都是黑白的,尼爾說他羨慕米契爾,因為米契爾哪怕看不到,也能自由活動,他說他也羨慕我,至少我的視力沒問題,不像他,最近看書越來越辛苦了……】

【米契爾支持我,尼爾妥協了,我想約蘭妲也會支持我的,她以後也會遇到喜歡的人,要是能夠解決遺傳病的問題,她就能放心地去喜歡一個人了……不,她不同意也沒關係,她的意見不重要……】

池加奈嘴角微微一抽,翻到了下一頁,又是一片模糊。

在幾頁之後,才有勉強能看清的段落。

【尼爾應該是瘋了,真奇怪,最正常的那一個卻最先撐不住了……】

【進展緩慢,但我的時間不多了。】

【沒辦法了,我從床上起來都很艱難,又昏迷了很久……】

【尼爾把新資料帶給我,坐在一旁等我看完……這是最後一次了……媽媽……15年……】

在這之後,記事本裡沒有再記錄任何內容。

池加奈翻到了最後,發現沒有其他筆記之後,又翻到最後一段隱約能看清的話。

這一段話的筆跡淩亂而不成章法,像是亂七八糟的塗鴉,跟之前的雋秀字體完全是兩個樣子,隻是一些落筆習慣,證明這一樣是羅德寫下來的。

那個時候,羅德因為病情惡化,大概連寫字都很艱難了,以至於記事本在濕氣侵襲之後,很難再看清那些模糊的筆劃是寫了什麼。

池非遲打量著那些看不太清的模糊字跡。

日記中的隻言片語,已經透漏出很多信息了。

當年進出這裡的主要人物,就是當年菲爾德家的尼爾、米契爾、羅德三兄弟。

其中,他老媽口中‘經常躲在房間、出現在樓梯角落’的神秘哥哥、他的第四個舅舅,羅德,其實是這個實驗室的負責人,他老媽認為羅德躲在房間裡的很多時候,羅德恐怕是待在這個實驗室裡,研究著解決遺傳病、壓製自己病情的藥物。

米契爾,他老媽口中‘陽光開朗’的、他的第三個舅舅,因為可以隨意在陽光下活動,哪怕眼睛不便,大概也不影響行動,所以成了為實驗室尋找獵物的行動者,日記裡提到的‘喜歡聽慘叫’這一點,也跟他老媽說的少年不一樣。

另外,就是三個人之中年齡最大的尼爾,應該在物理機械、機關方麵很有天賦,不僅負責修理、改良實驗室的設備,羅德房間裡的機關也是尼爾設計的。

很不可思議。

自他老媽出生節點來計算,尼爾那個時候14歲,米契爾11歲,羅德8歲。

那時候,這個實驗室就已經存在了,羅德早已經在做化學研究,還出了成品或者半成品來殘害彆人,米契爾是一個搜尋實驗體的狩獵者,大概還會幫兄弟丟一下屍體,而尼爾也是一個物理機械研究者、一個機關師,隻看羅德房間裡的機關,就能夠想象到尼爾的水平並不低。

如果這本記事本暴露出去,世人恐怕更願意相信這本日記是一個小男孩的幻想,也不願意相信三個小鬼能做出這些事。

這三個人,不管是殘酷的心性,還是自身具備的天賦、能力,都是很多成年人無法相比的。

羅德日記的記錄也是一樣,偶爾透著些許小孩子該有的純真、簡單,偶爾卻顯露出一些不像一個孩子該有的冷漠、早熟,兩者就這麼和諧地融合在日記裡,似乎也顯出了三個熊孩子的心性。

他想到了澤田弘樹。

天賦這種東西很難說清楚,可能普通人學習一輩子也不得其門而入的事物,對於有天賦的人來說,掌握並且進行研究隻需要時間和耐心,而對於天賦異稟的人來說,學習研究就像吃飯喝水一樣簡單,在年紀不大、對世界認知有限的時候,就能在那些方麵取得驚人的成果。

這一類天才,因為他們的才能和成就,旁人很難將他們完全當小孩子看待,但同時,他們的年齡限製,也注定他們在一些方麵的認知不如成年人,依舊是孩子的思維,綜合起來,這些人就會成為和小孩子想法不同、和成年人想法也不同的特殊存在。

柯南這種身體變小的人,七八歲的孩子可能不懂他的一些想法,但十七八歲的人肯定能聊到一起去,而這一類天才,不僅思想和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有差異,互相之間都未必可以理解對方的思維方式。

就說澤田弘樹‘肉體苦難、網絡飛升’這種決定,同齡孩子不明白,成年人也會覺得沒法理解。

是的,沒有誰比他明白這種熊孩子的思維有多奇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