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香這才意識到,自己抓著人家的手就沒放。
他連忙放開手,雙手合十向她道歉:“失禮了啊,阿電……”
“沒有沒有……是我愣神了。”
阿電也是趕緊解釋道。
她倒不是因為這個而感到尷尬。隻是感覺哈士奇與十三香這一對出名許久的大前輩突然出現在自己麵前,並且和自己有了共同的秘密……不知道找什麼話題而已。
畢竟他們年紀差了一輪不止。
十三香大約是三十出頭,還沒到第三個本命年的水平;哈士奇比他年輕三歲。他們曾是一個大學、一個社團的學長與學弟,中間隻差了兩級。
而阿電今年才剛十九歲,還在上大學。
可以說,她是真的“看著這兩位的節目長大的”。
當年十三香和哈士奇沒有獨走創業之前,十三香還在電視台當過三年主持人。
哈士奇在研究生畢業後,就去了同一家遊戲行業的電視台……那是遊戲行業還是個新玩意。他們負責的,就是播報一些遊戲業內資訊、或者試玩一些遊戲,為觀眾們展示遊戲劇情和流程。
那還是在直播時代興起之前的故事。
和他們同台主持的女主持人,如今已經是國際電競賽事的頭牌了。
若不是他們和電視台內部鬨了矛盾——主要是關於哈士奇的轉正和薪資的問題。他們現在應該也是這個級彆的待遇。
十三香入職的時候,電視台的確缺人。
但在哈士奇入職的時候,這個行業就已經沒有那麼涼了……哈士奇也的確算是蹭著十三香的關係來入職的。
他的真名叫做“霍或”。他會起名叫哈士奇,就是為了和十三香配套,玩一個狼與香辛料的梗。這裡當然也有他們的私心……就是為了在觀眾的認知中形成一個“組合”的概念。
這樣的話,哈士奇作為新人的競爭力還能大一點。
然而與十三香不同。
哈士奇無論是對遊戲的理解、對遊戲業界的認知,亦或是遊戲技術,都比十三香有明顯的遜色。但這並非是他被排擠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反而是因為他們過於默契、節目效果太好。
是的,是因為節目效果太好。
——好到他們兩個聊起來之後,旁邊的花瓶位女主持人根本插不進話。強行插話,反而會讓觀眾不滿;而不插話就連花瓶都當不了,隻能“是”、“對”做個全肯定bot。
這其實不是一件好事。
因為哈士奇在沒有不可替代性的情況下……他的攻擊性太強了。
十三香一人便可兼任解說和控場,隨便給他配任何一個或兩個主持人,都能與對方搭檔的很好;可如果其中一個人是隻能來做節目效果的哈士奇,那麼第三個人就根本插不進去,跟不上他們兩個的節奏。
而如果讓哈士奇去獨立主持節目,他根本達不到十三香的那個效果。讓他做副咖位去給其他人捧哏,也沒法做到像是配合十三香那麼默契、那麼有笑點。
最後在發現這毛病改不了的情況下,哈士奇就被勸離職了。
倒不是讓他直接辭職,而是讓他退居幕後、轉後期編導位——但這明升暗降,其實就是勸辭。因為哈士奇來這裡,就是為了當主持人的。
他不缺那點工資。
十三香見到自己帶來的哈士奇要走,於是他也毫不猶豫直接辭職。雖然電視台對他極力挽留,但還是沒能留住他。
比起這份喜歡的工作,十三香更在乎自己的朋友。
哈士奇同樣也是和他一樣的高材生——甚至也是一位研究生。而且和他的專業不同,哈士奇的專業可是搶著要的……但他拒絕了很多大企業的offer,跑到小電視台來和自己一起做主持人。
主持人才能掙多少錢?
而如今,哈士奇卻被辭退了。
十三香想,如果這個時候自己什麼都不說,那這朋友也就到頭了——
工作可以再找。
朋友沒了,那就是真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