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老五的報道很快就出來了,而且不局限於京城,也不局限於一份報紙。
當然了,采訪鄭山他們的,隻有一個,雖然也有其他人想要采訪,但都被擋了回去。
鄭建國他們經曆了一番之後,也沒有之前的新鮮感了。
“上麵這是要將你打造成標杆啊,你怎麼還這幅愁眉苦臉的樣子。”鄭山翻看了手中的報紙,又看了看邊上有些愁眉不展的老五笑著道。
老五聞言歎氣道:“這出名也不好,你不知道,現在每天來我們公司的人有多少,不說其他的,就是各部門的領導。
這才幾天時間,來我們公司視察的領導已經有十幾波了,而且看樣子最近一段時間是消停不了了。。”
老五要是早知道這樣,就不該接受采訪了。
現在她彆說正常工作了,基本上都沒時間管理公司裡麵的事務了。
鄭山道:“要不要我去說一聲?”
老五聞言有些心動,不過最後還是搖頭道:“算了吧,先這樣吧,彆到時候人家以為咱們架子太大。”
鄭山點了點頭道:“你自己心裡有數就好,不過這種情況也持續不了多長時間。”
老五道:“我知道,這件事情其實也給我們公司帶來了不少好處,最起碼有人通過這些報道知道了我們公司,也知道了我們公司是做什麼的。”
“最近幾天,打電話谘詢業務的人也變多了很多,雖然大部分都隻是谘詢,但也有幾個單子。”
“我相信今後我們會越來越好的。”
說到最後,老五開始自己給自己打氣了,要不然她感覺自己要撐不住了。
和老五聊了一會兒之後,鄭山也放下手中的報紙,準備去上班了。
最近鄭山其實也有些不想去上班,實在是他也被一些事情難住了。
不過這件事情從一開始鄭山就知道難辦,而且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夠解決的,所以將事情留在了最後。
但事情也不能一直拖下去,現在也到了該想著怎麼處理的時候了。
到了公司之後,鄭山讓李琳將一份份整理好的材料拿過來,然後開始看了起來。
讓鄭山頭疼的事情其實就是之前在清理三角債中收購的一些中小企業,其中大部分是小企業,都是十幾萬二十來萬的公司。
另外就是從前蘇聯搬過來的一些小型企業,當時鄭山也弄過來不少。
在莫斯科的時候,鄭山也不是什麼都是想好了再進行收購的,很多東西或者產業,鄭山看國內沒有,或者技術太過落後,就直接買了過來。
尤其是在一些價值不高的產業上麵,鄭山看都沒看,直接就是收購。
這就導致了鄭山手中現在積攢了很多這樣的小型企業,其中一些被他扔給了其他的一些集團,算是內部消化了。
但還有很多,是和這些集團的產業八竿子都打不到的,而且屬於爹不疼娘不愛的那種,今後也不會往這方麵發展。
例如之前的陶瓷廠,還有火柴廠,日化用品廠,日用金屬,化學纖維。
其中一部分被鄭山安排了出去,例如陶瓷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