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八十三章 音信杳無的原因(2 / 2)

隻是當日陸瑾康拿出珍藏的望遠鏡和指北針,實在讓他無法舍棄陸瑾康的計謀。

那兩樣東西一樣可以看清遠處的一物一景,一個可以指明方向,實在是太好用了!

隻是沒想到陸瑾康會一去兩月沒音信,陸瑾康這一行兩百人都是軍中精銳,除了陸瑾康和他的親衛,還有寧忠平和陸坤,這兩人比起陸瑾康來,有著更豐富的閱曆,這才是陸達同意陸瑾康親自帶隊的原因。

陸瑾康是鎮國公府的世子,雖說深得聖上器重,卻總歸也要有自己的軍功才行。

至於為何不派人進山接應,一是陸瑾康帶隊進山之前的確有言在先,為了此行安全,陸瑾康出發之時雖說隻帶了兩隻望遠鏡,卻帶走了他此次帶來北邊城的所有指北針。

沒有指北針,就算派人進山接應也是無濟於事。

再說隨著北辰國調兵遣將,陸達也實在抽不出人手來進山,隻能按照陸瑾康進山前留下的話,一心應對戰事。

陸名揚何嘗不知道陸達心裡的算盤和麵臨的困局,隻是實在生氣陸達明如此低估勃泥山脈的險峻、山脈深處的危機,忘記了他曾經再三的叮囑,自然也生氣陸達對他的隱瞞。

“原本與康哥兒定好,不管康哥兒此行能否成功,最多一個月返回軍營,而康哥兒進山之前也是做了妥善的安排……”陸達被陸名揚盯得全身發毛,這話自然也是越說越沒底氣。

“妥善的安排?就是讓臻哥兒媳婦給他往京城發信?!你們怎麼不直接備上一年的書信!”陸名揚冷哼一聲斥道。

陸達無言以對。

他自是很想將實情告訴陸名揚,可他有太多的顧慮,再說陸瑾康在進山之前再三告誡他,此事萬不可露出風聲。

雖說陸瑾康帶走了兩百精銳,知道陸瑾康此行目的的也隻幾位主要的將領,從北邊城到京城千裡之遙,就算他與陸名揚的通信用的是專門的渠道,卻也不能保證書信絕對安全,這才順應陸瑾康的意思,沒往京城送信。

當然也擔心身子越來越重的蘇雲朵接受不了,到時傷了腹中胎兒,陸達硬是挺著沒有將消息傳回京城。

待帳中隻剩下陸名揚、陸達、陸瑾臻祖孫三代,陸名揚對著陸達猛喝一聲“跪下”,陸達二話不說撲通跪在了陸名揚的麵前。

陸達跪下了,陸瑾臻作為兒子自然不能站著,隨即也在陸名揚麵前跪了下去。

陸名揚指著陸達又是一番訓斥,陸瑾康一行音信杳無,實在令陸名揚太過震怒。

陸名揚比陸達更明白勃泥山脈之所以成為天塹的原因,山脈深處實在太過險峻,一個不慎就有可能屍骨無歸,更何況就算有命翻過山脈,山脈另一邊還有個死亡之湖等著呢!

雖說陸名揚沒能實現翻越勃泥山脈的宏願,卻也曾經便衣深入北辰國,見識過死亡湖的風采,那是個無論什麼投入湖中,都會一沉到底的怪湖!

陸達聽了震驚不已,心裡自然也越發擔憂陸瑾康那一隊人的安危。

事已至此,陸名揚深知再是生氣也是無濟於事,如今隻有儘快打破戰事的僵局,並且打敗北辰國,才能抽出人手進山搜救陸瑾康一行。

陸瑾康等人雖說進山前都背上了乾糧,可是為了減輕負擔,所帶並不多,如今已經整整過了兩個月,身上的乾糧必定早已吃光,就算這具季節山中不缺野果野物飽肚,能早一日找到他們自然也就多一分生機。

陸名揚一路前來早已疲憊不堪,此刻卻也顧不得休息,在陸達等人的陪同下登上城牆,親自察看敵情和戰況。

陸達將陸瑾康留給他的望遠鏡交給陸名揚。

這支望遠鏡雖說隻是鎮國公府的能人工匠仿製的,清晰度卻相當不錯,能清楚看到城外三十裡敵營中兵士的動靜。

北辰國的大帳在城外三十裡處連綿數裡,數以萬計的帳蓬的確很有氣勢。

當然這個氣勢也隻能唬一唬普通人,對於見慣戰事的陸名揚而言也不過耳耳,當然要想打破僵局,卻也不是那麼容易。

一行人從城牆下來剛在帥帳坐下,就聽得外麵先是一陣嘈雜,隨後帥帳外傳來一聲匆促的“報”,顯然報信之人已經來到帥帳前。

“傳!”陸達一聲令下,報信之人匆匆而入,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極為意外的消息。

“北辰國撤兵?怎麼可能?!”聽到消息,幾乎所有的人都麵麵相覷起來。

於是剛在帥帳坐下的一行人,再次匆匆登上城牆,從望遠鏡中看到三十裡外的敵營正亂作一團,不過說撤兵卻也不太像,倒像是出了什麼事。

再將鏡頭往遠處拉,隻見數千騎兵正簇擁著一騎打馬快速往北辰國都方向而去。

同樣用望遠鏡觀察的陸達自然也看到了那絕塵而去的騎兵,那中間一騎正是北辰國的元帥!

這次攻打東淩國的元帥卻正是北辰國的大皇子,能讓大皇子直接丟下軍營隻率領數千騎兵往回趕,隻能說明一件事,那就是北辰國出大事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