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2章 兵團子弟的情懷(1 / 2)

大國軍墾 大強67 3561 字 2個月前

以往斯特林發動機的功率相對較小,其中AIP潛艇上的專用斯特林發動機功率通常隻有50~75千瓦,最大的也不過125千瓦。

但是這次老三他們研製成功的大功率斯特林發動機,樣機的功率就可達280千瓦,並且未來有望把功率提升到兆瓦級彆。

而一兆瓦就是1000千瓦,如果有這種級彆的斯特林發動機,隻需要2~3台並聯,就可以提供數千千瓦的動力,那麼潛艇就可以完全放棄柴油機,直接使用斯特林發動機+蓄電池的組合。

這意味著潛艇可以節省下數百噸的重量,並騰出十幾米長的艙段用力安裝更大型的液氫和液氧罐。

這樣一來,即便使用斯特林發動機,常規潛艇也可以具備15~20節的最大水下航速,而在通氣管航行狀態下,斯特林發動機可以直接從空氣中吸取氧氣工作,還可以給蓄電池充電,進而獲得更強大的水下續航能力。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斯特林發動機是外燃機,因此隻要對氣缸的一端加熱即可,但是加熱手段不一定非要通過燃燒液氫液氧來實現。

這就為斯特林發動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例如,在潛艇上安裝小型核反應堆,通過小型核反應堆放熱來驅動斯特林發動機工作,和傳統的核反應堆+蒸汽輪機的係統比起來,核反應堆+斯特林發動機的組合具有啟動快,熱效率高,噪音小,無腐蝕和漏水等故障的優勢,整套係統簡單可靠。

而且這種潛艇隻需要功率很小的小型核反應堆就可以持續運行,戰術性能還要高於一般的AIP潛艇,是未來一個很有希望的發展方向。

其實除了潛艇外,斯特林發動機還有一個重要的用途——太空探索。

因為太空是接近真空的,因此以往地球上各種以燃料和氧氣為動力的機械都無法正常使用,而現代的核電裝置同樣需要利用蒸汽輪機來傳遞能量,也就是“核能→蒸汽→汽輪機→發電機→電能”。

中間經曆了蒸汽熱能、機械動能和電能三種轉換,因此效率相對較低。

而且核反應堆如果和蒸汽輪機連接的話,不但效率低,還需要大量的水——因為核反應堆有兩個回路,一回路需要的是重水,二回路使用的是普通蒸餾水,所以體積大、重量大,而且可靠性不高。

而如果使用斯特林發動機,則可以用核反應堆直接加熱斯特林發動機,然後提供動能,因此效率更高且體積更小,非常適合未來空間站的能源係統。

當然,後麵這一切還都是設想和可能性。真正實現起來,不知道還要經曆多少挫折。

但是不得不承認,老三他們這次對於斯特林發動機功率的突破,具有了跨時代的意義。

但是老三這一次無疑得做無名英雄了,因為這樣的技術葉雨澤注定不會給彆人的。

好歹研發之前老三就已經做好了保密措施,各個階段聘用了不同的人員。而到最後組裝樣機時候,隻剩下他自己。

葉雨澤給老劉打了電話,簡單說明了情況,說的很隱晦,即便彆人聽了也會不明覺厲。

老劉自然聽得懂,而且非常激動。他讓葉雨澤等一會兒,他需要跟上麵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