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養豬場的連鎖效應(1 / 2)

大國軍墾 大強67 3518 字 2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大國軍墾最新章節!

“”這次活動王利民搞得很隆重,一個內地縣級市,搞出一個萬頭養豬場,而且都是進口的設備和仔豬。這種事情在全國都少見。

因此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王利民也算火了一把。邱市這個名不見經傳的縣級市,第一次出現在各級媒體中。

隨著報道的深入,全國各地來參觀的單位和個人絡繹不絕。要是換在以前,這筆招待費絕對是市財政的一筆負擔。

但是自從去了廣州參觀學習之後,王利民學會了人家的方法。那就是食宿自理,市裡隻負責開車接送和講解養豬場的各項流程。

王利民也不怕彆人學了去,設備和豬仔都是國外進口的。有外彙你就去進口唄,反正中國這麼大市場呢。一萬頭豬放裡麵水花都看不到一個。

而且,隨著參觀的人數增多,豬場的銷路已經被打開了。這麼乾淨的環境和防疫措施,一些大的單位已經開始訂購。

人家財大氣粗,一次都是成百上千頭的定。而且都是提前下定金那種,而且價格比市場高了一截。當然,這個跟王利民關係不大,因為這個豬場是葉家和德國公司的合資產品。市裡目前連稅收都沒有。

不過有豬場開始運營之後,需要的糧食和青飼料也是個天文數字。各種飼料加工廠開始出現,最大的就是麻務鄉第一飼料廠。

飼料配方是瑪莎免費提供的,這個掌握在郝長久手裡,那就是他的命。

為了保險,他特地把需要的各種東西交給其他小廠去生產,鄉飼料廠隻進行最後的合成。他還為這個飼料注冊了商標,叫無雙牌。

不得不承認人家老外對於養殖的研究超前了很多。他們對於飼料的各種成分都有嚴格的配比,不能有絲毫馬虎的。

不過這樣一來,飼養成本也提高了很多。加上飼養棚的費用,每頭豬的利潤簡直精確了到了近乎於零差彆。

這也讓大家徹底開闊了視野。要知道中國人的養殖業可是世界上最早的。但現在看來,那種一家一戶的養豬模式真的不適合時代的發展了。

一個大的企業必然帶動一個大的產業鏈。要知道任何產業都需要很多環節的。

比如養豬場需要飼料,這飼料需要使用大量的米糠、麥糠、菜籽餅、花生餅、酒糟、糠糟、玉米、小麥以及魚粉、骨粉等材料混合製成,其中糧食類原料的占比為58,糠麩類原料的比例為20。

這可是一萬頭豬啊!豬食量大,就算每頭豬按五公斤食量計算。那麼一萬頭豬每天就五萬公斤。

這就代表著今後邱市的糧食不但不需要擔心銷路。還得在外麵購買。而且大量的青儲飼料也需要單獨種植。這樣一來,原本已經包產到戶的土地,又一次需要王利民這個父母官統一規劃了。

王利民是個雷厲風行的人,在養豬場沒有運營之前,大家都不知道需要什麼?現在擺在那裡了,需要的東西也一目了然。所需要的隻是一個具體數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