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越境電纜(1 / 2)

大國軍墾 大強67 3544 字 2個月前

金秋十月,北疆已經進入了大規模的秋收。兵團所有的收割機都在二十四小時連續作業,剩下的邊邊角角收割機無法收割的地方,兵團戰士們也都全家出動開始搶收。

北疆的冬天來得早,都怕收割慢了一場雪下來,把忙活一年的莊稼埋在雪裡。

劉慶華這幾天嘴上都起了好幾個大燎泡,急得。幾次打電話跟兄弟單位借收割機,人家也都再用,根本借不來。

春天那一場雪,冬小麥全軍覆沒。好歹葉雨澤幫忙弄來的地膜,幫了大忙,這幾個農業連又有了收獲,最起碼油菜算是大豐收了。這總算是讓劉慶華徹底鬆了一口氣。

當然遺憾也有,就是地膜太少了。育出來的苗人工移植,人力不夠,很多地沒有能夠種上。這個沒有辦法,土地太多了,平常都是拖拉機播種。靠人工種地在兵團根本不要想。

但是這次嘗試讓團裡摸索出了一條新路,那就是地膜技術可以有效的幫助農作物抵禦嚴寒,迎來豐產。

可是這個太難了,且不說北疆沒有生產地膜的廠家。就是有廠家原料哪裡來?當時的聚乙烯材料在國內也隻有幾家國營大廠才有。

給師裡打了幾個報告,最終也是不了了之了。油菜籽收上來之後,團裡迅速銷售。然後劉慶華把錢打給了葉雨澤,雖然他再三說不要。但是團裡欠私人的錢不還,這事劉慶華乾不出來。

現在團裡的情況非常不好,這個不好指的是完全是靠天吃飯。這讓劉慶華的心始終是揪著的。

沒辦法,整個一團的副業,隻有團部這邊的被服廠和新籌建的建築公司。因為基建連整個承包了,他們不再承攬工程,這樣就隻能新組建一個建築公司,在整個地區範圍內承攬工程,今年第一年效果還不錯。除去工資外還上交團裡一百多萬的利潤。

而且明年的工程也已經招到標了。開春就動工。相對於地方的建築公司。兵團還是有著自己的實力的。

被服廠那邊因為梅花底子打的好,潮流跟的比較緊。隻要市場上有款式好的衣服,他們立馬緊跟,去年也上繳了二十多萬的利潤。

隻不過劉慶華想要叫他們承包的時候,卻沒人敢嘗試了。廠裡一直還是萬媽媽在管理。她其實早就退休了,但是除了她還真沒有一個敢於承包的人,可萬媽媽畢竟年齡大了,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

基建連一年的承包起還沒滿,三十萬的承包費已經提前交上來了。據小道消息,基建連職工今年人均收入已經達到2000了。這個真假劉慶華不知道,反正劉慶華工資沒有那麼高。

相對而言,基建連是團裡最省心的一個單位了。如果每個連隊都這樣,劉慶華這個團領導唯一的活就是坐著數錢了。

“叮鈴鈴!”桌上的電話鈴又響起。把陷入沉思的劉慶華驚醒。他接起來一聽,原來是牧業連打來的。邊境線上出現了異常,鄰國昨晚有人出動,在我們境內埋設了一條電纜。

至於這條電纜是做什麼的沒人知道?究竟是電纜還是通訊纜也沒人知道。

劉慶華沉思了一會,便叫團部警衛連的戰士們集合。團長住院了,一直在省城,團裡一切事情都是他在做主。這件事按說需要向師裡彙報,但是他想摸清情況之後再說。

警衛連目前是團裡最精乾的連隊了,年齡都在三十五歲以下。軍事素質高,隨時拉出去就能戰鬥。而其他連隊有一半戰士年齡都超過四十歲了。甚至最早進疆那批,都已經接近退休年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