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孫蘭玉的手段(1 / 2)

大國軍墾 大強67 3535 字 2個月前

葉雨澤陪著孫蘭玉在攤子上守著,被通知到的攤販們看貨都是來這裡,倉庫畢竟空間狹窄,隻適合存貨。這次的事情孫蘭玉辦的有些草率,倒不是牛仔褲質量不好,而是價位定的有些高。

廣州那邊過來的貨最好的也不過二十出頭。一般都是十幾塊錢的,雖然質量跟老媽廠裡的沒辦法比,但是這時候人們的消費能力擺在那裡。二十塊錢就是很多人半個月工資了。

而孫蘭玉批發價就定了三十,這樣算起來,顧客最終拿到手裡的最低價也得三十五。所以攤販們開始猶豫起來,雖然一個個拿起來愛不釋手,但是沒人敢直接拿貨。

其實葉雨澤和孫蘭玉算過成本的,牛仔布,錯了,這批用的還是勞動布。成本比牛仔布還要低一些。布料加上人工還有各種費用,一條褲子成本大概五塊錢左右。換成牛仔布也不會超過七塊。

而給到孫蘭玉手裡是二十。其實這個價錢也是孫蘭玉定的,當時葉雨澤和老媽都覺得高了,但是孫蘭玉卻堅持。搞得葉雨澤也隻能屈服了。

看到小販們遲疑的神情,葉雨澤有些猶豫了,悄悄拉了一下孫蘭玉袖子。“蘭姐,要不降價吧,你的進價我給你降五塊,你批二十好了。”

孫蘭玉瞪他一眼:“這事你少插嘴,既然是做品牌,你就要按照品牌來做,人參你按白菜價賣,這樣的品牌做起來有意義嗎?”

葉雨澤被孫蘭玉的話說的心中一動,這事他主要是按照慣用思維來考慮了。中國的服裝企業一直到後來幾十年,都是走的代加工的模式利潤很低,而且每次訂單都需要工人們加班加點才能完成。稍微不注意出一批次品,這活就白乾了。

因此葉雨澤也想當然的認為,工廠就是薄利多銷模式。不然就會沒有活乾。但是稍微算一下利潤就能知道。

比如這五千條,每條批發20的話,銷售額就是十萬元。這其中利潤就有七萬五。

按照這樣的利潤銷售,每個月生產一萬條牛仔褲,就能達到十五萬的利潤。一共三十個工人,一個人工資就算給一百也就也才三千塊錢,至於水電成本,在那個年代都是很低的。

剩下的就去機器的折舊成本了,可是一共才三十萬美元,按一比二的比例,也不過六十萬人民幣。四個月就回本了,看來這個妞的經營頭腦真的比他強,於是葉雨澤老老實實的做了個看客。

孫蘭玉根本沒有理會這些商販抱怨價格高的問題。隻是表情嚴肅的說道:

“這種牛仔褲是目前國內市場上質量最好的產品,而且很快會熱銷到國外去。這個牌子不是地攤貨,我也不會誰都給,一個市場我隻給一家代理權。”

這話讓攤販們吃了一驚,要知道那時候還沒有代理權這個概念。不過一個市場隻給一家這就厲害了,代表著獨家生意。

立馬就有人喊道:“孫老板,大柵欄代理權給我吧?”

他開了頭,其他商戶不甘落後。也開始七嘴八舌的爭了起來,唯恐被被彆人搶走,沒自己啥事了。

雖然他們對牛仔褲價格有些畏懼,但若是獨家生意可就真的沒事了。顧客群不一樣,大部分消費者喜歡便宜的產品,這個跟消費習慣有關。但是畢竟還有一部分喜歡好貨的群體。這部分人雖然不多,但是購買力極強,他們不差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