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關於文學的爭論(1 / 2)

大國軍墾 大強67 7428 字 2個月前

下午茶的時候,因為看書比較入迷,幾個人決定放棄了。

雖然査紅英那個妞表情糾結的比較痛苦。但是精神食糧填充最終還是戰勝了口腹之欲。

葉雨澤為此還給她點了個大大的讚!

其實對於外國名著,葉雨澤比較喜歡的還是那些舊俄作品。比如“戰爭與和平”還有“安娜卡列尼娜”,和“複活。”

葉雨澤一直不太喜歡政治傾向太濃的作品。

他認為,一個作家就是該真實的反應筆下人物的生活狀態和思想活動。

也不該按照自己的思維去塑造出一個個超現實的人物。

而査紅英卻喜歡“鋼鐵是怎樣練成的”。之類的作品,認為作家就該為自己的理想和精神寫作。

這種爭論永遠都不會有結果,跟立場無關,隻是對文學的各自看法。

每當這個時候,王紅花總是靜靜地聽著,不發表看法。或許她還沒有自己的看法。

她也是個經曆過苦難的人,這種苦難還是人為的。所以她的思想中肯定也會有一些消極的東西。

王紅花繼續看,査紅英和葉雨澤看開了詩集。

葉雨澤發現,査紅英特彆喜歡朦朧派的詩歌。

她還認識目前在京城的兩個詩人北島和芒克,雖然這兩個人目前還不出名。但是在他們的小圈子裡,確是人人皆知的。

査紅英給他背出了芒克的一首作品。

?

陽光中的向日葵

芒克

你看到了嗎?

你看到陽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嗎?

你看它,它沒有低下頭,

而是把頭轉向身後。

它把頭轉了過去,

就好像是為了一口咬斷,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牽在太陽手中的繩索!

你看到了嗎?

你看到那棵昂著頭,

怒視著太陽的向日葵了嗎?

它的頭幾乎已把太陽遮住。

它的頭即使是在沒有太陽的時候,

也依然在閃耀著光芒!

你看到那棵向日葵了嗎?

你應該走近它。

你走近它便會發現,

它腳下的那片泥土。

每抓起一把,

都一定會攥出血來!

葉雨澤承認,這首詩寫的不錯。甚至可以說這是一首意境很深的詩。

但是,他還是不太喜歡這種表現手法。

後期的那些朦朧派詩人,他們的詩歌追求的並不是大眾的東西。

而是認為,詩歌是個很小眾的東西。詩是寫給看得懂的人看的。世人都看得懂的東西那不叫詩歌。

為此,他們的作品大多象謎語。甚至有些除了作者自己,彆人根本就不知道他在寫些什麼?

對於這些,葉雨澤向來是嗤之以鼻的。

因為葉雨澤認為,能讓大眾都看得懂,而且能廣為流傳的。才叫文學。

那種曲高和寡的東西,還是作為文獻束之高閣吧!留給那些磚家們吃多了時候研究一下。

査紅英已經完全忘記了葉雨澤的年齡。關鍵這小子對於文字的理解竟然比她這個北大中文係的學子一點不差。

兩個人時而小聲,時而大聲的爭論起來。完全忘了圖書館是個安靜的圈子。

不過因為高考的恢複,來圖書館的大部分都是渴望知識的青年人。

而那些查看專業書籍的老同誌們都離他們遠遠的躲在角落裡。

他們的爭論甚至引起了圍觀,支持誰的都有。一個比較激進的男孩子甚至朝葉雨澤叫囂。

“你批判朦朧詩,那就拿出一首作品來。不要那些通篇都是感歎號的頌詞!”

葉雨澤略一沉吟就背出一首。

我願是急流,

是山間的小河,

穿過崎嶇的道路,

從山岩中間滾過……

隻要我的愛人

是一條小魚,

在我的浪花中間,

愉快地遊來遊去。

……。

這是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一首詩,享譽世界。

沒想到那個青年卻不以為然。

“這都是多少年前的老古董了。有本事你就拿出一首新作品。就是你說的那種樸實的,任何人都看得懂而且能夠感動人的!”

被人這麼較勁,葉雨澤哪裡還能忍?他拚命搜尋腦子裡能夠記住的詩歌。雖然智商不算高,幾首詩咋也得有吧?

看來不下大招是不行了,葉雨澤一咬牙。把自己的看家絕招拿了出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