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因為絕望而混亂(1 / 2)

() 前麵三部的成功,為《電鋸驚魂》係列帶來的不止是相當大的影響力,還有逐漸固化的受眾群體,恐怖片粉絲的忠誠度往往也比較高。

首映式當天,大批帶著木偶比利麵具的影迷,出現在了酋長石劇院前,開始了他們一年一度的例行狂歡。

與一般恐怖片不同,《電鋸驚魂》係列的周邊產品銷量可以說是相當不錯,其中大部分收入,都來源於木偶比例。

這隻代表著豎鋸與死亡的小木偶,麵具和其他周邊商品,每到萬聖節期間,就會出現爆發式的銷售增長。

今年十月份,北美各地與木偶比例有關的商品,銷量已經超過了2000萬美元。

木偶比例甚至成為超越豎鋸的《電鋸驚魂》第一明星。

尤其當係列的創始人溫子仁與騎著電動單車的木偶比利一起走上紅地毯時,今晚的首映式也達到了**。

為了宣傳影片考慮,羅南也走上紅地毯,在媒體區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當年我第一次看到詹姆斯-溫完成的影片,就陷入了震撼之中。”羅南的說法並不誇張,大部分看到第一部結尾的觀眾,都會有震撼的感覺:“上映後,影片從切入畫麵開始,就緊緊的抓住了觀眾的視線,它是如此大膽,在結構的設計方麵也非常聰明,帶給人們的是一種非常坦率直接的恐懼。”

這樣的吹捧還不夠,羅南也人為的拔高影片的主題高度:“不過,讓影片真正變得與眾不同的,其實是它那道德上的嚴肅性,故事從頭到尾,並不隻是想著如何才能嚇到你,而是將你拉進來,與角色一起思考,要怎麼做才能最終活下來。在當代的世界裡,無論作為個人還是社會的一個成員,你都應該知道這是一件重要到值得深思的事情。”

這種純粹裝逼的說法,在如今的電影觀眾當中非常有市場。

經過前三部影片的上映和線下傳播,如今傾向於支持豎鋸的影迷,逐漸成為了主流。

有種觀點在《電鋸驚魂》係列的影迷之中非常流行。

“因為身患癌症,使得豎鋸對生命有了更深的感觸,因為我們很少有機會可以離死亡如此之近。但是,豎鋸並不是那種會用簡單的及時行樂去安慰自己的人,更不想去歐洲旅行見見世麵,而是將生存價值的概念作為一個出發點,去觀察彆人的道德選擇。”

“豎鋸不停的深入這些觀點,最終促使他製造了這種獨特的生存遊戲。雖然遊戲本身是非常變態的,但他的目的卻是要幫助人們,用自己對哲學的愛好或所謂的為他人著想的好心改變這個社會……”

這種看起來三觀不正又非常扯淡的觀點,偏偏在北美觀眾中支持度越來越高。

隻能說,喜歡這類血腥恐怖片的觀眾,可能潛在的三觀就有點問題。

首映現場媒體記者對影迷的采訪中,有個影迷重申了這個觀點,並且強調:“這正是我喜歡豎鋸這個角色的原因,要我說,豎鋸在恐怖片領域中,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有獨特思想的異類。”

跟劇組主創人員一起合過影,又特意跟導演也是溫子仁之前的助手達倫-鮑斯曼聊了幾句,羅南走進了劇院。

溫子仁就陪在他身邊。

這位華裔導演能夠獲得巨大成功,不僅僅能力出眾,情商同樣不俗,知道哪怕在美國這種地方,人際關係也相當重要。

羅南關心的問道:“《潛伏》開始拍攝了嗎?”

“已經做好所有準備了。”溫子仁立即回道:“下個月月初開始拍攝,預計一個月之內就能拍攝完所有鏡頭。”

羅南微微點頭:“趕得上明年上映。”

溫子仁又說道:“《潛伏》拍攝完成之後,原版劇組,除了部分演員需要更換外,我打算立即再拍攝《招魂》,然後再進行兩部影片的後期製作。”

這無疑是位很有想法的導演,羅南完全讚同:“詹姆斯,你是製片人,具體你做決定就好了。”

“好的。”溫子仁卻也懂得,權力越大,責任也越大。

這個恐怖宇宙電影計劃成功了,他將真正的在好萊塢乃至全世界一飛衝天,如果失敗了的話,後果也會相當嚴重。

溫子仁非常清楚,好萊塢從來不以道德和藝術水準衡量人才,成功與失敗才是唯一的標準。

快到劇院放映廳入口的時候,有人迎了上來。

“嗨,老黃。”溫子仁主動迎了上去,與詹姆斯-黃擁抱了一下:“感謝你過來支持。”

詹姆斯-黃笑著說道:“你的電影首映式,我一定要來的。”

溫子仁打完招呼,隨即讓到一邊,詹姆斯-黃連忙笑著跟羅南握手:“晚上好,羅南。感謝相對論娛樂對我發出的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