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隻是個童話(2 / 2)

這個商業社會其實一直都是如此。

相比之下,女主角的設定不算特彆討喜,哪怕劇本改編時,羅南直接砍掉了原著中女主出軌的部分,安迪仍然不是一個很討喜的角色。

確切點來說,這是一個脫離了實際的人物。

如果影片的結局女主角安迪不是辭職離開,而是逐漸變成米蘭達的翻版,說不定會更真實更震撼。

因為現實中絕大部分人都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等到你的生活一團糟,你的工作就成功了。

對於中低層的打工者們來說,這話未嘗沒有道理。

但好萊塢電影所追求的和創造的,向來不像現實社會這般殘酷,電影更多是在展示夢想,而不是像現實那樣告訴人們放棄夢想。

所以,為了觀眾接受度和商業市場反響,影片必須要讓安迪放棄米蘭達,從而擁有自我。

換句話來說,這部影片中的殘酷是真的,理想是假的。

對於觀眾們來說,理想是什麼?現實又是什麼?

借用這部影片,可以恰如其分的表達出來。

理想就是為了把到安妮-海瑟薇,很多人願意每天工作二十個小時。

現實卻是即便每天工作二十四個小時,仍然隻能遠遠看安妮-海瑟薇一眼。

這種現實可以換一種方式來表達我會是安妮-海瑟薇這一輩子都無法得到的男人!

曾經羅南觀看這部影片的時候,倒是希望最後安迪背負著一切的無奈成為了新一個米蘭達。

因為他也是一個打工者,也坐上過公司中層人員的位置,知道奮進就是需要那麼多的無奈和心酸。

或許也有人想跳進電影裡跟安妮-海瑟薇說:你這份工作還是不錯的。

曾經的這部影片,最招人厭的無疑就是安迪出軌。

這種情節,即便放在北美電影市場,同樣招致了許多非議。

甚至那時有人如此解讀,一個見識過浮華的小女生,與大人物有過一段情或者幾段情之後,發現與那個圈子格格不入,根本打不進去,隨即幡然醒悟,轉回頭去找了個老實人。

反正總有老實人接盤……

所謂的覺醒,就是跟風流浪子上了床之後內疚的拋下工作跑路?

這很容易給人留下類似的感覺。

所以,羅南毫不猶豫的砍掉了原著中的這一段,既然女主角要幡然醒悟,直接醒悟就好了。

也許曾經那部電影會給人這樣一種暗示,不管我做了什麼,最後總有老實人會接盤。

就跟好萊塢的電影童話如出一轍,這部影片同樣是個童話。

時尚圈的職場,比電影裡麵表現的更撕逼。

首映之後,安娜-溫圖爾接受采訪時,一改批評和傲慢的態度,對影片與梅麗爾-斯特裡普讚不絕口,認為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電影。

究其原因,不願意開罪相對論娛樂是一方麵,另一方麵梅麗爾-斯特裡普將代表著她的米蘭達演繹的非常有人情味。

影片中穿著普拉達的惡魔,其冷酷和苛責連安娜-溫圖爾現實中的三分之一估計都達不到。

安娜-溫圖爾真正的外號叫做冰女王,這不是像查理茲-塞隆那樣形容表情神態,而是指她的處事方式。

她的工作風格可以想象。

《穿普拉達的惡魔》首映之後,廣受好評。

無論媒體,還是觀眾,都給予影片較高的評價。

比如《娛樂周刊》稱讚影片充滿了智慧,梅麗爾-斯特裡普的表演切中要害;《好萊塢報道者》認為華麗的衣著和出色的時尚女主角,讓這一出喜劇非常吸引人;《紐約客》盛讚梅麗爾-斯特裡普,沒有選擇去模仿安娜=溫圖爾非常聰明,她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令人信服的個性。

ema score的影院觀眾平均打分高達a+!metacritic收集的媒體綜合評分高達79分。

甚至,連影評人群體對於影片的評價也不錯。

觀眾方麵就不用說了,這部隻是涉及時尚圈皮毛的電影,被很多人捧成了時尚聖經。

良好的口碑,讓《穿普拉達的惡魔》成為情人節檔期最受矚目的電影。

或許,《洛杉磯時報》娛樂版麵的記者的觀點最能反應出這部影片口碑出眾的原因。

“看完《穿普拉達的惡魔》,下意識就認定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電影,但想了很久我才想明白,為什麼這電影看的那麼舒服為什麼我會想給滿分五顆星因為這完全就是一個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