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固執地作死(2 / 2)

不過,上映的影院不算多,隻有635家。

但能重新回到影院,已經說明《迷失東京》是奧斯卡的贏家了。

雖然索菲亞-科波拉隻拿到了一個最佳原創劇本獎,但首個獲得奧斯卡提名的美國女導演引起的關注,甚至超過了斯嘉麗-約翰遜的最佳女配角。

有關注,影片就能產生票房。

重新上映後的第一個周末,《迷失東京》攜帶奧斯卡獲獎影片之威,從影院中拿到了315萬美元。

這一成績在眾多奧斯卡獲獎影片中不算多高,隻能說是中等水平。

受到奧斯卡效應加成最大的還是頭號大贏家《魔戒3:王者歸來》,這部仍然在放映的影片在奧斯卡首個周末過後,周末票房反彈百分之二百三十九,再收831萬美元。

影片的北美總票房也超過了3億7000萬美元,成為2003年北美年度票房冠軍而不二人選。

2004年度票房冠軍熱門候選者是《耶穌受難記》,儘管沒有奧斯卡效應加成,這部影片卻走勢異常穩定,第三個周末比前周末下滑再次不到百分之四十,拿下3213萬美元。

算上工作日的收獲,這《耶穌受難記》的北美總票房累計達到了2億8547萬美元。

北美票房過3億不過就是下個周末的事情。

《耶穌受難記》也在北美票房排行榜上達成了票房三連冠的成就。

另外,這部影片在更多海外國家和地區的影院之中上映,北美引起的爭議早已擴散到了整個西方世界,耶穌和《聖經》的影響力巨大,加上北美大賣的效應加成,《耶穌受難記》在海外引起的熱度不亞於北美。

在澳大利亞,首周末獲得589萬美元,創造了澳大利亞的r級片開畫紀錄。

巴西的裡約熱內盧,這座上帝之城,《耶穌受難記》引發的轟動不亞於當年《泰坦尼克號》,首周末789萬美元的巴西票房,也是市場熱度的體現。

像墨西哥、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等市場,《耶穌受難記》的首映周末票房全部超過400萬美元。

《耶穌受難記》海外首周票房高達4821萬美元。

當然,影片在一些海外國家的反響一般,比如韓國市場票房非常一般。

還有一些地方,比如以色列,不但公開抗議這部影片,還拒絕引進。

論及心理敏感程度,猶太人甚至超過他們的鄰居。

但阿拉伯國家的電影公司積極聯絡使館影業,引進了《耶穌受難記》,比如阿聯酋會從三月中旬開始放映這部電影。

在土豪的眼裡,引進電影花費的資金不是問題,但老鄰居抗議的電影,一定要引進過來看看,不為其他的,哪怕隻是添堵也是值得的。

兩者關係之複雜,其實從電影方麵也能看到一二,好萊塢有太多貶低的電影了,在沙海娛樂與阿布紮比結束合作之後,後者的正麵形象幾乎完全從好萊塢電影中消失。

911之後,越來越多的反派開始出現。

從某些方麵來說,這也是好萊塢的一種政治正確,哪怕是羅南,也不會在911以後再拍攝製作《人類清除計劃1》那種片子。

到三月中旬,使館影業發行的第二部影片《黑夜傳說2》正式上映。

因為今年暑期檔第一個周末就是環球影業的超級巨製《範海辛》,為了回避女主角可能產生的連帶風險,羅南特意讓使館影業將《黑夜傳說2》放在了春季檔上映。

這樣一來,即便《範海辛》如同曾經一樣撲街,凱特-貝金賽爾招致漫天差評,也不會太過於影響到《黑夜傳說2》的市場反響。

兩年前,《黑夜傳說》取得票房成功,吸引到了不少影迷,隨後的電視播放和錄像帶dvd市場,也培養出了大批受眾,這些都為《黑夜傳說2》帶來了更為廣泛的票房基礎。

使館影業的宣傳和發行能力,也比兩年前更加出色,為這部影片爭取到了3300多家影院。

上映第一個周末,《黑夜傳說2》在北美緊張3567萬美元,已然超越了製片成本。

儘管受限於不太好的口碑,北美票房想要過億非常困難,但僅僅依靠北美票房收回所有投入卻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