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黑暗視覺美學(2 / 2)

“安德森先生,我對這個劇本非常感興趣。”大衛-芬奇並不掩飾這一點,但作為一個個性導演,一位經曆過《異形3》操蛋事的導演,有些話必須說在前麵:“為了避免以後產生不必要的麻煩,有幾件事我必須說明。”

羅南輕輕點頭:“請說。”

大衛-芬奇緩緩說道:“我目前在製作一個叫做《狗鎮之主》的電影項目,必須等這部片子完成之後,我才能投入到新的電影籌備工作當中。”

“沒問題。”羅南知道這些:“檔期可以協調,相對論娛樂對這個項目也不著急。”

最基本的前提條件達成,大衛-芬奇逐漸展露出真實意圖:“劇本我仔細研究過了,最近這段時間也做過一些基本設想。”

羅南問道:“劇本有兩個結局,我跟編劇琳賽-比爾小姐討論過很多次,最終決定聽聽導演的意見。”

“我建議選擇第二個結局,女主角活著才是對這個社會最大的嘲諷。”大衛-芬奇毫不猶豫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她活著比死了更加能震動觀眾的心理,我理想中的風格,這片子是一部狂放的黑色喜劇,它會讓人覺得社會荒謬,讓人在發笑的同時又強烈不安,甚至讓人心痛。”

“我希望這是另一部《七宗罪》。”羅南非常直接說出了自己的要求:“而不是《搏擊俱樂部》。”

大衛-芬奇也不是剛進入電影圈的時候了,明白羅南這話的意思,說道:“我不會忽略影片的商業價值。我會讓觀眾愉悅的看這部片子,但不會讓觀眾能夠在看完後輕鬆愉快的離開座位。”

羅南緩緩點著頭:“芬奇導演,我相信你有這種能力。”

當年的《異形3》實在是個大坑,因此導致大衛-芬奇接拍任何一個電影項目時,都變得小心翼翼,以免與製片方造成激烈衝突,從而導致自己對電影完全失控。

他確實仔細研究過劇本,也做了一定設想,因此他打開公文包,掏出了幾份明顯精心準備過的分鏡頭圖稿。

大衛-芬奇遞給羅南的第一張不是圖稿,而是照片。

一個穿著黑色職業套裝的精致女人,背對著窗戶,站在一間公寓當中。

公寓拉著窗簾,深色調的窗簾布遮擋住了窗戶,顯得外麵的天空異常陰沉,導致房間內光線黯淡,幾件白色的裝飾品,反而呈現出模糊的灰色,窗前的女人乍一看上去非常精致,再仔細看的話,卻發現她整個麵孔都被陰影所籠罩,根本看不清楚。

“這是……”羅南問道。

大衛-芬奇簡單解釋道:“我在劇組拍攝閒暇,利用劇組的條件,拍攝了這幅關於女主角公寓的設想構圖,也是為了更加直接的反應我構思中電影的風格。”

羅南明白了,大衛-芬奇對這項目不是一般的感興趣,但又擔心製片方太過乾預。

大衛-芬奇說道:“未來影片的氣質將非常黑暗。”他指了指照片:“黑暗的人類社會,黑暗的色調,最終融彙成黑暗視覺美學。”

他簡單說道:“就像這幅場景圖片,當女主角走上自己選擇的道路之後,即便是在陽光直射的場景中,人物也永遠藏在陰影之下。”

羅南結合曾經看過的電影,有一種感覺,對於大衛-芬奇來說,他獨特的視覺美學風格以及他搭建出使觀眾感到強烈代入感的影像世界,也是他被“愛”的原因。

在他的電影中,對影片中每一幀畫麵的細節呈現都有著非常“處女座”的高標準,沒有一幀畫麵是偶然或隨意出現的。

同時,每一幀也都曾經過分析和決定才會將其呈現出來。

大衛-芬奇給了羅南幾張分鏡頭圖稿,等羅南翻看,說道:“這是女主角大學畢業的戲份,非常具有代表性,畢業典禮放在白天,但我會讓人感覺像是在午夜,陽光是白色的,但我會讓飽和度非常低,讓人覺得陽光的作用隻負責將場地照亮就足夠了。”

他又說道:“但黑暗與光亮是相對的,色調是暗的,整體畫麵卻是亮的,這能突出一種荒涼感,也更加符合整部電影的特性。”

羅南仔細思考著大衛-芬奇的話,偶爾還會努力回想一番大衛-芬奇曾經拍攝的電影,比如《紙牌屋》和《消失的愛人》等等。

大衛-芬奇是個非常有個性的導演,因為曾經《異形3》的糟糕經曆,哪怕對這個電影項目非常感興趣,但得不到羅南的承諾,依然會選擇放棄。

“可以。”羅南沒有讓大衛-芬奇等太久,很快做出決定:“芬奇導演,你負責影片從籌備到拍攝到後期製作,但我有一個要求,你提交的剪輯版本,必須要讓我滿意,影片的拍攝製作才算完成。”

雖然沒有給大衛-芬奇最終剪輯權,但也差不了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