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老爸(1 / 2)

坐在舉行首映式的柯達劇院當中,凱登-布雷迪四處張望,發現能容納三千多人的劇院裡麵座無虛席。

“這麼多帶著女兒來看的?”旁邊有人疑惑,那是凱登-布雷迪的父親。

凱登-布雷迪連忙說道:“《紐約時報》等媒體映前就有評論,說《颶風營救》這部片子該讓全國的女中學生好好看看。”

老布雷迪點頭,說道:“現在的小女生膽子越來越大……”

他聲音低了下去,因為電影開始了。

發行方使館影業和製片方沙海娛樂的片頭之後,沒有字幕和繁長的前綴,一個中年男人的背影出現在畫麵之中,鏡頭漸漸推進,聚焦到了他手中的相冊上麵。

隨著中年男人翻動相冊,一幅幅照片以特寫展現在所有觀眾麵前。

那是一個金發女孩,從小時候到少女時期全都有,她那明媚的笑容和大大的眼睛,叫人有種麵對陽光般的燦爛。

其中有不少是女孩與中年男人的合影,隨著女孩年齡增大,合影中的笑容越來越少,直到最後的幾張,幾乎完全消失不見。

仿佛兩人之間有了一層看不見又真實存在的隔膜一樣。

鏡頭漸漸向上移動,落在了男人嚴肅而又落寞的麵龐上,男人陷入了回憶之中。

“爸爸!爸爸!”

一棟房子前,年輕時的男人準備上車,金發女孩在母親身邊用力掙紮:“我要爸爸!我要爸爸……”

男人不舍的看了眼妻子和女兒,最終還是上了車。

小女孩哭的異常傷心:“爸爸!爸爸……我要爸爸啊……”

但留下的隻是一輛車的背影。

很多父親這時都悄然無語,卻彆有感觸,誰想離開女兒?誰不想陪在孩子身邊?但男人有著更多的家庭責任,必須外出打拚,不可能長時間陪著孩子。

一個男人,除了給予孩子父愛,還要挑起家庭的重擔。

這才是老爸啊!

畫麵一轉,布萊恩的另一麵出現。

這是一部商業電影,自然要有符合大眾審美的典型商業片開頭。

布萊恩單槍匹馬衝入一棟彆墅中,身手利落的將一個個罪犯放到在地,最後殺進首腦所在的書房,將犯罪組織的核心層一鍋端掉。

這段戲加起來隻有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布萊恩的打鬥沒有任何花哨,全部是最致命的方式,輕易就給人一種真實的搏殺就應該是這樣子的感覺。

通過這段戲,也充分交待了布萊恩的背景。

曾經那部《颶風營救》,大概製片方是法國人的關係,開場戲份有點拖遝,與後麵乾淨利落的節奏多少不搭。

羅南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導演傑瑞弗-艾布拉姆斯也是典型好萊塢式導演,更明白快節奏的重要性。

這部影片節奏飛快,布萊恩完成最後一次任務,因為想要照顧女兒的緣故,決定提前退休,與三位同事好友的聚會中,不斷談起自己破裂的家庭以及可愛的女兒,從側麵來才襯托他父親的形象。

跟典型的好萊塢動作片沒有區彆,開場的動作戲之後,就是劇情鋪墊,用布萊恩看相冊回憶的方式,將一個典型的好萊塢式英雄的背景交待的清清楚楚,就像所有的英雄一樣,背後總有受傷的家庭。

布萊恩與前妻,布萊恩與女兒,關係都不太融洽,但這些無法阻止一個父親的愛,這是全世界最偉大的感情的一種,庸俗卻又能輕易打動人心。

而且所從事的職業的關係,布萊恩很清楚這個世界黑暗的那一麵,有個缺乏社會經驗又足夠美麗漂亮的女兒,注定了他這個父親要肩負無可推卸的責任。

於是,女兒搞出一係列小動作,跑到法國去旅行,卻與同伴成為了黑幫的綁架對象,隻有72個小時營救時間的父親,如同颶風一樣將要席卷巴黎。

所謂無仇不成父子,這句話同樣可以放在父女身上,為了滿足自己和同伴去歐洲追逐“u2”樂隊巡演步伐的夢想,女兒不惜以去巴黎看博物館之類的謊言欺騙父親。

而那個女伴也極為不靠譜,剛到法國機場就被人販子的小帥哥以色相吸引,不但和他一起打車到住地,而且幻想著和這個自稱皮特的帥哥上.床,並且極力勸說還是處女的女兒也借機在法國浪漫一下,完成人生的躍進。

結果幻想了不到半個小時,就被這個小帥哥招來的人綁架走。

這個女伴因為不是處女,沒有被高價賣給富商的價值,結果被注射毒品,送去接客,期間出了意外,毒品過量而亡,也令人扼腕。

年輕人對世界充滿了無儘的幻想,這其中也有豔遇的浪漫和邂逅的期待,卻不知這世界的凶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