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老朋友(1 / 2)

求推薦票!求收藏!

足足用了五天時間,羅南才搞定與詹姆斯-黃之間的談判事宜,雙方正式簽訂導演聘用協議。

詹姆斯-黃擔任《人類清除計劃》的導演,酬勞為三十萬美元,不涉及後期分成。

這點早已談妥,並不耗費時間,真正扯皮耗時的反而是些小事項。

比如距劇組工作期間,要為導演提供專車服務;導演在攝影棚擁有獨立辦公室或者休息室,出外景時要配備相應的保姆車;同等條件下,劇組要優先聘用導演推薦的幕後工作人員;導演對劇組價格框架範圍內的器材有優先選擇權。

單單這些,羅南就與愛德華扯皮兩天,最後在合同上標注了十七條。

這不算誇張,在好萊塢的大環境下,詹姆斯-黃和愛德華的要求也不算過分,像一二線的導演,類似這種條款能多達四五十乃至上百條。

有些要求苛刻的,甚至連食物、飲用水和酒店用的床單被罩都有明確規定。

羅南前世就做過小製作人,對這些旁枝末節不是非常在意,隻要彆過分就行,他真正在乎的是劇組內的實際權力。

這些,他與愛德華談了三天,在適當妥協的基礎上,又把最後的決斷權握在自己手中。

比如詹姆斯-黃有演員建議權,決定權卻在製片人手中;導演可以參與後期製作,後期剪輯權依然歸製片人;製片人不得乾預導演正常拍攝,卻對導演拍攝的鏡頭有一票否決權。

這是製片人中心製的好萊塢,除非做到詹姆斯-卡梅隆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程度,否則導演都要受到製片人的節製。

與此同時,雙方還簽訂了另一份合同。

沙海娛樂以5000美元買斷詹姆斯-黃和格倫-摩根手中《死神來了》的劇本所有版權,包括續集版權和周邊開發權。

詹姆斯-黃和格倫-摩根都是編劇工會成員,如今編劇工會規定的劇本最低買斷價格為4500美元到5萬美元,這一價格區間與項目的投資成正比。

等到2008年編劇大罷工過後,編劇工會的最低買斷價格將上漲到3萬美元到9萬美元。

在編劇、演員和導演構成的劇組鐵三角中,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或者是未來,編劇都是最悲催的那個。

好萊塢針對製作人聯盟發起罷工的工會從來都不是編劇工會一個,但演員和導演工會罷工剛一出現,製作人聯盟就迅速與他們談判解決,反而編劇工會的罷工意圖每次都變成真正的大罷工。

1988年編劇工會大罷工,與製作人聯盟簽訂為期二十年的新協議,結果二十年之後,編劇們想要爭取更多,被製作人聯盟斷然拒絕,隻能再次罷工。

這份合同規定,詹姆斯-黃親自執導這個項目,並且兼任聯合製片人;格倫-摩根除了擔任編劇之外,還會兼任一個執行製片人的職位。

沒人是傻瓜,詹姆斯-黃和格倫-摩根同意低價賣斷劇本,為的是拿到更多的權力,以便在《死神來了》的拍攝製作中有更多話語權。

換做彆的項目,羅南可能會儘一切可能壓製詹姆斯-黃的權力,這個項目卻給了詹姆斯-黃遠超《人類清除計劃》的權力。

其實隻要握緊最終剪輯權和一票否決權,詹姆斯-黃也翻不了天。

羅南絕對不會因為詹姆斯-黃是華人導演,就放鬆對他的監管,甚至送錢送權力,那與傻瓜有什麼區彆?

生意就是生意。

合同規定,《死神來了》最低預算不低於600萬美元,於《人類清除計劃》上映之後開始籌備。

沒辦法,羅南現在手中沒錢,按照詹姆斯-黃的初步計劃,《人類清除計劃》這樣簡單的片子,從籌備到完成拍攝三個月到四個月足夠了,甚至可以更短。

羅南不可能去動股市裡的錢。

所以,他的目光又盯上了阿布紮比。

隻要《人類清除計劃》能順利上映,裡麵阿拉伯角色是正麵形象,想必阿布紮比的大佬們會較為滿意。

他這個阿聯酋人民的老朋友,到時可以去阿布紮比會友。

大家都是好朋友嘛,總要時不時聚一聚,聊聊感情,敘敘舊。

但《人類清除計劃》不上映就再去融資,那就有點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