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非常討厭(1 / 2)

“買了這麼多書?”

辦公室裡,看到羅南抱著一大摞書進來,瑪麗趕緊上前幫忙:“又變成了這副憔悴樣?”

羅南頭發亂糟糟的,頂著兩個大號黑眼圈,一看就沒休息好。

“最近要做的工作太多了。”他倒是不怎麼在意,創業階段辛苦點很正常,進入辦公室,把夾著的書放在桌子上,又接過瑪麗手中的,說道:“昨晚修改劇本,忘了時間。”

這幾天公司剛回正軌,有太多的工作要做,修改劇本的事隻能放在晚上。

瑪麗給他衝了杯咖啡,翻看了下那些書:“你在學習?”

這些都是業內的專業書籍,從法律到製片再到劇本創作全都有,有幾本還是成功案例集合。

羅南點了點頭:“有了上次的失敗,我才發現自身能力差很多。”

先知先覺是優勢,自身能力是基礎,前者影響他未來的上限,後者卻能直接劃定下限。

想要運作一家電影公司,當個成功的製片人,單靠曾經的記憶遠遠不夠。

羅南已經決定將前世放下多年的課本重新撿起來,學習強化專業知識。

雖然在太平洋對岸當過小製片人,但那邊與好萊塢完全不同。

最近這一周,他每天隻睡六個小時左右,晚上看書和修訂劇本,白天處理公司的各項事務,偶爾有點空閒,也會繼續充實自己。

像娛樂法和行業規定,這些不說爛熟於胸,作為製片人和製片公司老板,總要有清晰的了解。

比如編劇工會,如果不去了解,根本就不會知道這是好萊塢準入門檻最高的行業工會。

想要加入編劇工會,申請前三年之內,至少需要出現在24個劇組的演職人員表中,包括與公司簽約並承擔創作工作的經曆,或者銷售文字作品的經曆。

也就是說,即使他是一部公映影片的編劇,也沒有加入編劇工會的資格。

除了正常學習工作,羅南還撿起了小安德森不屑一顧的人際關係網,已經連續三天下午去拜訪老安德森生前的朋友和生意夥伴。

昨天去結清新線影業在《絕地逢生》電視與錄像帶版權上的抽成時,他專門去拜訪了羅伯特-謝伊。

多一點人脈總沒壞處。

小安德森卻不自知。

毫無疑問,好萊塢是個非常吃天賦的圈子,但作為一個新人,想要憑借天份和才華就秒天秒地秒空氣,有點異想天開。

羅南很清楚,無數天才死在了創業的道路上。

“你不是在找合適的派對嗎?”瑪麗將一份邀請函放在辦公桌上:“這是夢工廠牽頭組織的一個高端宴會,據說演藝圈和時尚圈很多名人都會參加,我托關係才拿到,這張門票高達3000美元。”

羅南拿起邀請函看了看,上麵竟然有大衛-格芬的簽名,當即說道:“這筆錢做進《人類清除計劃》的帳裡。”

三千美元的門票確實夠貴的,今年奧斯卡之夜派對的門票也不過五千美元。

掏錢買這類的門票也要有一定的資格,不是人人都能買的。

反正有阿拉伯人買單,羅南也不心疼。

這一上午的時間,羅南都沒閒著,麵試了六個來公司應聘的人,又審看了瑪麗製定的《人類清除計劃》的一份前期財務支出,還忙裡偷閒看了會《加州娛樂法案》。

到了下午,他暫時放下手頭的工作,與前來應聘的三位導演先後談了談。

這三位導演不是導演工會成員,直接接觸製作公司尋找工作不合行業規定,但獨立電影圈子混亂的事多了,這點問題根本不算事。

可惜的是,這三位沒有資曆,也沒有相關的工作經驗。

嚴格說起來,隻是在學校拍攝過實驗影片,連mv拍攝都沒接觸過。

既然運作《人類清除計劃》這個項目,羅南當然想成功,所以直接拒絕了這三位。

羅南本來經驗就不算多,前世的製片經曆能拿過來用的也有限,如果找個經驗空白的導演,影片九成要撲街。

這絕對不是寫個前世熱門電影的劇本,再拉個導演拍出來就能成功的。

羅南需要學習充實自己,也需要積累經驗,找個好點的導演,無疑能增加項目成功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