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阿拉伯拯救老美(2 / 2)

到了他們的年齡,薪水意味著太多,比如還貸款、養家等等。

單單打雞血灌雞湯對這個年齡段的人基本沒用。

羅南轉向正題,問道:“喬治,你聯絡媒體行業的朋友了嗎?”

“聯係了。“喬治滿臉都是褶子,“我這一周見了十多個朋友,其中包括《綜藝》、《洛杉磯時報》和《好萊塢報道者》的三位娛樂記者,隻要我們付得起版麵費,大部分人願意幫助我們刊登相關新聞,不過版麵……”

“版麵沒關係,第三版甚至第四版都可以接受。”羅南要的是新項目有媒體報道。

《洛杉磯時報》位列全美三大報紙之一,《綜藝》和《好萊塢報道者》是娛樂業兩大報刊,一般的小電影項目,即便花錢買版麵都難。

羅南略作沉吟,又對喬治說道:“保持與他們的聯係,特彆是《綜藝》、《洛杉磯時報》和《好萊塢報道者》。我很快會為新項目召開發布會。”

“新項目……”喬治剛要問,羅南抬手打斷,“新項目一會再說。”

他看向羅伯特-李:“與阿布紮比投資局接觸了嗎?”

羅伯特-李將一個文件袋放到羅南的辦公桌上,說道:“我那位朋友與辦事處的一個理事接觸過,他主要負責考察文化娛樂產業的投資可行性……嗯,怎麼說呢,他對好萊塢印象非常差,有點痛恨好萊塢,說好萊塢是猶太人抹黑阿拉伯世界的幫凶。”

“考察文化娛樂產業?”羅南捕捉到了重點。

“嗯,包括電影。”羅伯特說道,“不過,那人進行的很不順利。你知道的,圈內一向不待見阿拉伯人。”

羅南輕輕點了下頭,這種情況也不意外,說好萊塢被猶太人控製太過誇張,但猶太勢力對好萊塢的影響確實大。

阿拉伯人在好萊塢電影中的形象可想而知。

比如詹姆斯-卡梅隆拍攝的《真實的謊言》,曾經引發阿拉伯世界集體抗議,幾乎沒有阿拉伯國家引進這部片子。

但好萊塢和美國媒體呢?沒人在乎,該怎麼黑還是怎麼黑。

當然,阿拉伯人的黑料也確實多了點。

羅南快速翻看羅伯特-李通過各種渠道收集的阿布紮比的資料,阿聯酋相比於沙特來說比較開放,沙特禁止電影公開放映,普通沙特人想要在影院看電影,都是打飛的去阿聯酋。

這保證了阿聯酋人對於電影有一定的認知。

但限於距離和信息傳播度,阿聯酋人對於好萊塢電影相對熟悉,卻對好萊塢的運作非常陌生。

不止是阿聯酋,九十年代的好萊塢對大部分國家都蒙著一層麵紗。

羅南放下資料,說道:“羅伯特,你朋友能約到那位負責人嗎?”

羅伯特-李想了想,說道:“他說過,那人會參加二十世紀福克斯在本周末的答謝晚會。”

“邀請函好弄嗎?”羅南問道。

“交給我吧。”羅伯特說道。

羅南拿出標題為《人類清除計劃》的劇本的三份複印件,推到辦公桌最前麵,說道:“這是新項目的劇本,你們都看看吧。”

等三人拿起劇本,他抓了抓亂糟糟的頭發,又說道:“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是為這個新項目造勢,我會在製片人聯盟按正規程序備案。瑪麗……”

羅南看向中年女人:“下周舉行新聞發布會,你去聯係場地,放在比弗利山莊希爾頓大酒店。喬治,你負責聯係媒體記者,我會為你準備公關費和一批禮物,不管大報小報,哪怕你花錢聘用狗仔,也要保證有五十名記者到場!”

有錢有禮物好辦事,喬治-克林特立即說道:“沒問題。”

羅南又對羅伯特說道:“你代表沙海娛樂向凱特-溫斯萊特和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發出邀請,捅給小報記者,儘量蹭一下《泰坦尼克號》的熱度。”

喬治-克林特晃了晃劇本,建議道:“再給可能出演恐怖片的明星發些邀請,這樣更容易有話題炒作。”

羅南讚同,邊想邊說道:“向傑米-李-柯蒂斯、德魯-巴裡摩爾、約翰尼-德普、喬治-克魯尼發邀請。”

“他們的經紀人根本不會理睬。”羅伯特-李也算電影圈子的老人:“連拒絕都懶得做。”

羅南捏起下巴:“不理會更好。羅伯特,記得發公開正式的邀請。”

羅伯特應道:“我知道了。”他合上劇本,說道:“這個劇本合適嗎?設定確實有點意思,但阿拉伯人……”

瑪麗和喬治也有類似的想法,同時看向羅南。

劇本遭到質疑,而不是搶天忽地的說精彩,羅南也不在意,直接說道:“彆忘了,我們要向阿拉伯人融資。等拿到錢……”

羅伯特立即明白:“隻要投資到手,劇本怎麼改,我們說了算。”

“抓緊去做吧。”羅南喊住瑪麗,“你聘用個小團隊,讓他們根據劇本製作海報和分鏡頭圖稿,儘可能做的精美漂亮一些。”

瑪麗點了點頭:“我這就去聯係。”

羅南指了指亂糟糟的頭發:“幫忙推薦個造型師。”

二十歲的年齡太沒說服力,小安德森也把自己搞得太憔悴,他必須讓自己看起來像個成功成熟的製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