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美鈴有了隨身保護,萬帆也就不在限製她開車玩兒了。
隻是現在到了年關,事情太多她也沒多少空閒時間去溜車,再加上冬天白天又短,一晃悠天就黑了,她還真沒開過幾次車。
大多數事情都在萬帆的掌握之中,但是總有些意外發生。
讓萬帆想不到的事,南大灣的開發計劃竟然在年前就批下來了。
他原來以為這個計劃要批下來怎麼也得三月份。
這個申請批下來的時候已經是臘月十五了。
既然批下來了,下一步就要做些規劃了。
南大灣裡隻有一條收山的時候走馬車的田間路,這樣的路是不可能走機動車的,要想開發南大灣首先一條就得有一條能走機動車的暢通的路。
沒有這樣一條路,什麼材料你都拉不進去。
萬帆和孔祥明還有大隊乾部們用了一上午的時間對南大灣的初期改造進行了規劃。
南大灣是塊窪地,從南大山上下來個控山水在南大灣的中間形成了幾條條小溪。
這些小溪把南大灣裡的地切割的亂七八糟的。
彆小看這些水,繞著小圩屯村西那條最後彙入英納河的小河,源頭就在這裡。
不把從南大山上下來的控山水控製住,南大灣就永遠是一塊低窪地。
根據南大灣的實際情況,改造南大完的計劃,經過一上午的討論終於製定完成。
第一步自然是引水和修路,南大山下有好幾眼泉水,每一道泉水就彙成一到溪流。
這需要修一條水渠把這些泉水集中在一起走一條道。
免得像以前那樣在南大灣裡有好幾條小溪把南大灣分割的四分五裂的。
在南大灣的中心修一個汙水處理站,這些泉水和將來四周的企業排出的汙水會在這裡進行一級處理,這些處理過的水經過現在電動車上下邊老提水站的汙水處理中心再處理以後,基本上就變成清水彙入因納河。
治理完南大灣的水接著就是修路,貼著山根留出足夠建設廠房的麵積後,要修出一條環灣公路,這條公路途徑將來各個小企業的門前。
水和路建設完畢後,就開始建設廠房,預計九七年底,南大灣裡就將是另一番景象了。
那些最早跟著萬帆起家的小夥伴們,萬帆準備給他們每個人都弄一個小廠,一年掙個三十五十萬的。
理論研究完畢下邊就是實地勘察。
南大灣萬帆和林誌友,孔祥明來勘察過一次,隻是那次隻是大概的看看,仿佛走馬觀花。
這一次的勘察就比較詳細了,於水渠河道公路的修建問題進行了具體的落實。
蓋樓蓋房子是蘇平基建隊拿手的項目,但是修水渠河道小橋公路就不是他們擅長的領域了,因此,南大灣的基礎改造工程將尋找新的承包商,這個任務就落在了村裡。
這些基礎設施的投資,村裡小隊出一半,萬帆出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