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場址不都安排滿了嗎?你還準備建廠?”
“我準備把第一代電動自行車轉移出去,我有個朋友準備接手了。”
這貨學轉移技術倒是學的很快。
“你朋友接手也準備在京城乾?”
“不!他在竹洲乾。”
“張欣?你該不會是和她那啥了吧?”
萬帆做了個勾手指頭的動作。
趙永泉搖頭:“張欣和那個男人有些不清不楚的,是她介紹我們認識的,和我還比較合得來也就成了朋友。”
張欣這個女人是真的不簡單,為達目的簡直是不擇手段。
這才幾天功夫啊什麼她就在竹洲掛上一個老板。
“嗬嗬!不會是一眼連襟吧?”
趙永泉白了一眼:“說啥呀?我準備先把第一代電動自行車轉讓給他,然後準備在竹洲再開個影碟機分廠,你去不去?。”
“電動自行車我就不摻和了,本身利潤就不高,在這麼多人分錢就沒啥玩意兒了,影碟機廠我倒是可以考慮。”
影碟機明年還會有一次倒兩次幅度比較大的降價,第一次降價售價就應該滑落到三千以內了。
第二次降價有可能落到兩千五上下。
在兩千到兩千五這個區間回徘徊一年左右,然後跌破兩千以下。
再往下就是喋喋不休,最後跌到地板價二三百元。
不過那時候已經是零零年以後來。
待影碟機到了二三百元,基本也就沒多大利潤可賺了。
因此現在當然要抓緊時間多賺一分是一分。
趙永泉計劃到南方辦廠,他自然要跟著去湊熱鬨。
“那就這麼說定了,我回去先把一代電動自行車項目轉移出去,空竹的場地就準備上三輪子,明年春天咱們到南方去考察一下。”
“我還沒答應要轉移三輪車的技術給你呢!”
“這回你不答應也得答應。”
“趙哥!我想改變一下銷售方式,你覺得怎麼樣?”
“什麼銷售方式?”
“我想改變一下這種層層批發的銷售方式,在城市裡建直銷專營店,進行廠家直銷,這樣產品到消費者的手裡會大大降低零售價。”
“你的意思就像是那些進口轎車開的那種專營店?”
萬帆點頭:“就是那種模式。”
趙永泉有些哭笑不得:“人家進專營店賣轎車,咱們也進專營店賣電動車?這是不是有點扯了?”
“扯啥呀?現在的銷售渠道,中間商太多了,雖然每一個中間商賺的差價並不多,但是因為經過的環節多,這個數字就比較可觀了。直銷專營可以把這個環節徹底省去,產品從工廠裡出來,直接就到了店鋪裡直麵消費者,中間隻有一個差價環節,這就能省下很多錢,消費者那邊可以得到實惠,生產廠家也可以多賺一點。”
趙永泉琢磨了半天點點頭。
“是這麼個道理,那具體要怎麼做呢?”
這個有什麼怎麼做的,再城市裡招代理商,有充足的店鋪麵積,有一定數量的保證金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