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姐夫好!”萬帆伸手和尤紅升握手。
“啊!二叔家的小帆呀!這還是咱們第一次見麵,這不都大小夥子了麼!快屋裡坐屋裡坐!”萬華兩口子把萬帆一行人讓進了屋子裡,尤紅生跑到外麵買了些水果招待客人。
萬華兩口子這個小店能有四十多平的麵積,三十平左右的營業麵積,十多平的廚房。
標準的小吃部裝修格局,有八張貼兩邊牆壁放置的方桌,牆壁上貼著一些菜譜。
尤紅平買完了水果就到後麵廚房裡去開始做菜,萬帆則和萬華拉起了家常。
“老弟!你父親我二叔二嬸他們怎麼沒來?對了!你還有個哥,多大歲數,比我大還是比我小?”
“我哥二十五了。”
“比我大一歲,我得叫哥了。”
“他們其實也想來的,但是你不知道我家裡有多大個攤子,他們也確實走不開,不過等我知道了地方,他們是一定會出來走動走動。去年大爺大姑三叔他們到我家去了,咱們這些親戚很多年都沒走動過了,見麵都不認識了,有一天如果在街上打起來,互相都不知道是誰和誰。”
“可不是咋的,爸和二叔他們那一輩起碼還有個印象,咱們這一輩幾乎從小就沒見過一麵,到哪裡去認識?要不是前年你們去把奶奶接到你們家,我們根本就不知道你們在哪住,就是想走動都找不著門。”
“哈哈!所以去年你爸我大爺和大姑三叔到我家後,我就說今年要來看看你們,最起碼認認門。正好奶奶說要回來看看親人和故鄉,我就跟著來了,我大哥如果不是忙也會來,大家見見麵認識認識,免得將來見麵都誰都不認識誰。大姐!你這小店生意怎麼樣?”
“唉!現在下崗的人多,人手裡都沒有多少錢,生意能好到哪去?也就勉強糊口,根本攢不下錢。”
“我看了你的小店的菜譜,我發現你這個小吃鋪沒什麼特色菜。一個小吃部最低得有自己拿手的菜,不用太多一樣兩樣就行,怎麼說你就是個小吃部不是飯店,也不用太多有自己特色的東西,我家那裡有個人開了一個小飯店,他飯店就一樣招牌菜,就是蒸雞,”
“蒸雞?”
“對!就是蒸雞,每天吃蒸雞的人老鼻子了,圍繞著蒸雞,還配有個七八樣的小菜,他一天就做五十隻蒸雞連賣點小菜,一天的收入五百多元,要不你們也做蒸。”
“咱也不會做呀!”
“你們如果想學,等我回去的時候你們兩口子就跟我去我那地方,我讓他教你們,你們學會了回來什麼不用乾就就做蒸雞賣,一天做幾十隻蒸雞,掙個幾百塊錢不是挺好嗎?”
“人家能教嗎?”
“實話告訴你吧!做蒸雞的那個人是我丈人,我讓他教你們沒任何問題。”
“老弟,你結婚了?”
“沒有!不過定親了,結婚還得過兩年。”
“你丈人還乾這個?”
“人到老了閒不住,他自己愛乾我又不能不讓他乾。”
“這個等我和你姐夫商量商量。”
海林這個小城太小了,可不比木丹江,堂姐他們如果乾還真就不如到木丹江市去乾,起碼木丹江是個有百萬人口的城市。
說話間,尤紅升炒了十個菜,眾人開始吃飯。
現在是十一點左右,到了吃飯的時間了,小吃部裡也進來了幾個吃飯,大多看樣都是在這條街上做生意的人,一碗米飯一個小菜,五六塊錢填飽肚子就算完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