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句話說得好,淹死會水的,打死犟嘴的,常在河邊走,早晚得滑倒,你就胡做吧。”
“特麼的,你小子怎麼淨說些喪氣話。”
“我這是給你潑涼水,讓你保持清醒,我倒是希望你身邊有一個天天對著你說這種喪氣話的人,免得你陰溝翻船。”
“算了吧!我可不希望身邊有個天天說喪氣話的人。”
“這就叫忠言逆耳。”
“咱還是說說事業吧,以為對你這幾年的觀察總結出的經驗,一個產品被你弄火以後就離被你淘汰不遠了,說說下一步你要乾什麼?先提前讓我心裡有個底。”
“你那麼關心這個乾什麼?想賺大錢你可以入股市呀,弄點內幕一晚上就能賺上億,那多爽呀!”
趙永泉搖頭:“金融那玩意兒我玩過也賺過錢,但是那錢像白撿來的一樣,賺著沒意思。我覺得還是靠自己努力賺來的錢有味道也踏實,自從這陣子跟著你乾製造,我發現其中到樂趣比倒買倒賣還有意思,有時在大街上看到彆人使用自己企業生產的產品並被叫好的時候,那種自豪和滿足…比和女人睡覺還爽!”
前麵說得好好的,為毛最後會出來煞風景的一句?
“暫時我海沒有去研究新項目的計劃,電動車和影碟機現在做的好好的,我為什麼要去想彆的?影碟機最少還可以做三年,至於電動車我準備長久的做下去。”
聞聽萬帆沒有新項目,趙永泉有些失望。
有時看著萬帆推出一個新產品然後在市場上大賣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不過電動車上也許輝有新的產品出現,我準備給電動車多加一個輪子。”
“做電動三蹦子?”趙永泉一下就猜到了。
萬帆點點頭。
“這怕是不行吧,兩個軲轆的人買了代步,這三軲轆買回去乾啥?”
“也代步呀!兩個軲轆能代步三個軲轆就不能代步了?”
“這不一樣,三蹦子的成本肯定高,人家不買兩輪去買三輪?我認為不行!”
“哈哈!商品這個東西是要經過市場檢驗,不能主觀臆斷,三個軲轆的電動車後麵可是有鬥的,可以拉幾百斤東西,這算不算它的一個賣點?”
趙永泉想了想點頭。
“那些年輕人可以騎兩個軲轆的電動車,但是六十歲以上的人能騎嗎?”
“你的意思是電動三蹦子給老年人騎,誰家那麼大歲數的人還滿大街跑?”
“你這話說的就沒道理了,就興你們年輕人摟摟抱抱,人家老年人就不興東奔西跑了?”
二十年後,滿大街老頭老太太都騎著三輪電動車,尤其在農村遍地都是。
萬帆不過是把這種現象提前了二十年而已。
當然,先期對農村市場他就不抱指望了,農村還沒有這個消費能力。
但是諸多的城市一定大有可為,幾千萬乃至上億的人口基數,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市場就值得去做。
如果三蹦子取得了成功,那麼四輪子就可以考慮考慮了。
高檔的做不了,十幾年後那種三四萬的四輪子他還是能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