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帆馬上去找孔祥明,在商業街申請了一塊地皮。
緊靠路邊的第一趟街是沒地方了,他就要下了第二趟街的第一家。
地皮下來了,蘇平就派兩個人過來做了一個簡易的地基,萬帆這邊派車到崴後蘇平家把活動房拉了回來。
前後也就是一天的時間,一間三十多平的活動房就在商業街立了起來。
接著是溜牆縫,掛裡灰鋪地麵。
安裝活動房的工人在忙活這些工作的時候,萬帆的車已經拉回來六張方桌,三十六把塑料凳子和廚房用的所有廚具以及冰箱冰櫃等。
甚至連牌匾都給做好了。
到了第三天,小吃部從裡到外全部收拾完畢,隻要買來食材,有廚師上灶就可以開業。
“叔!你一個人能忙活過來嗎?要不要我再給你雇個廚師或者乾菜墩活兒的人?”
萬帆陪著自己泰山大人參觀了收拾好的小吃部,並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以謝國民現在的手藝,小吃部紅火是一定的,到時候他們老兩口是忙活不過來的,就是不雇廚師也得雇個乾墩上活的人。
謝國民對自己將要奮鬥的場所非常滿意。
“先乾著,等忙不開了再說。”
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萬帆又去找人看了個日子。
三月三號是個黃道吉日,宜開業開幕開市,小吃部開業的日子就選在這一天。
某女人對某男人的表現非常滿意,當天晚上以甜蜜的愛情作為獎勵。
這些事情忙活完,也就是三月一號了。
一號早晨九點,姚葉在塔林打來了電話,告訴萬帆人已經招齊,讓廠子派車過去拉人。
接到消息後,萬帆馬上調度車輛,由劉景山親自帶一支四輛卡車組成的車隊到塔林,連人帶行李全部拉了回來。
下午四點,車隊回到了小圩屯,這些新來的工人被安排進了電動車廠。
天氣轉暖,那些家住街裡的工人超過半數都買了電動自行車,來回的通勤,這樣原本滿員的宿舍就倒出了一些,正好讓這些新來的人入住。
萬帆自然親臨現場,接待了這些新來的員工。
本著男女平衡的戰略,這一百名名工人幾乎也是男女各半,初來乍到,他們對這裡充滿了新奇。
安排好住宿後,就拉幫結夥的逛起了商業街和小店。
他們驚奇的發現,工廠門口的商業街不但有小吃部有商店,還有賣水果蔬菜的賣衣服鞋襪的。
而且企業裡還有活動中心,可以看電視,打遊戲,看錄像,跳舞。
對這些自小生長在山溝裡的新員工而言,仿佛來到了天堂。
萬帆接待完了這些新員工,就聽取了安全和姚葉的彙報。
姚葉把這些新工人的資料表交給萬帆,讓萬帆審查。
姚葉的資料表做得非常詳細,幾乎把每個新員工從出生到現在的經曆寫的清清楚楚。
萬帆非常的滿意,對姚葉的工作表示肯定。
安全彙報的是他和另一名叫李誌林的保衛人員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