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平說他賣了三萬平活動房,這三萬平活動房也就給他帶來了三十多萬的收入了。
這個收入應該比他今年給萬帆蓋房子的收入還要高。
他給萬帆蓋了這一年的各種建築,他自己剩到手的錢,估計也就二三十萬,不會再多了。
“電動車廠門前那一片地,如果上麵批了要蓋一個商業街,要利用到活動房,我大概估計了一下可能需要一千多平,都是你的了。”
“那謝謝外甥你了。”
“上凍前一層能蓋起來嗎?”活動房的問題聊完,話題就轉移到了廠房上。
遼南十月底十一月初也就上凍了,這離上凍也沒多長時間了。
雖然上凍有些活也可以乾,但是像打混凝土這樣的活兒就堅決不行了。
“一層蓋起來打完混凝土也就差不多了,餘下的工程就得來年乾了。”
怎麼都是趕不上趟。
雖然第二代電動車年前就可以生產,但是沒有廠房一切也就等於零了。
第二代電動車的生產也就隻能留待明年了。
從電動車廠回來,在經過大隊隊部的時候,林誌有騎著電動自行車從隊部裡匆匆出來了。
“我去鄉裡送報告了!”
“啊!這麼快你就把報告寫好了?”
“這有啥呀,不就是要被一快遞件商業街嗎,又不是寫長篇,意思寫明白了不就完了麼。我走了,趁中午下班前把這個報告交上去。”
林誌有急匆匆地騎車而去。
林誌有一向都是穩如泰山的,這事咋這麼急眼?
這一點都不像他的行事風格。
急眼有急眼的好處,林誌有把報告送上去後,真的沒用幾天就批下來了,而且還是市委批的。
這效率讓萬帆都大吃一驚。
這效率大概也是創造了紅崖市土地審批的一項記錄了。
十月二十號這天,林誌有拿著獲得批準的文件像報喜一樣的在萬帆麵前顯擺了一通。
一同批準的還有謝斌和欒深家建廠的報告。
謝斌申請的廠址並不是原來他所說的小北灣,而是和欒深家的場址批在了一起,就在電動車廠西邊那條河的對岸那塊三角地。
這塊三角地的麵積大概有20多畝,幾年前是水田,因為下麵是沙土地漏水的原因,三年前被改成了旱田。
其實這塊土地不算是廢田,收成還是相當不錯的,但上邊也批準了,這讓萬帆有些奇怪。
“隻要是薑崴申請開工廠,上邊批的都很利索,我也不清楚是怎麼回事。”這是林誌友的解釋。
這倒是一個好消息,看來市委要對薑崴進行扶持這不是一句空話。
那麼以後自己再申請地皮也應該很利索。
既然地皮批下來了,那麼就要進行詳細的規劃了。
其實這條商業街在萬帆的心理它存在的時間不一定會超過十年,如果薑崴發展起來,將來的商業街就應該是村西頭的那條大路。
不過暫時先射在這裡也有好處。
金01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