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是看得透徹,將來不行萬帆也會給他新項目,現在他就不動彈了。
這和萬帆估計的一模一樣。
欒勇家比較守舊,他是不會隨便轉行的。
“既然這麼定了,那麼你們這兩天就把節能網的股權分拆一下,謝斌說你們當初就防備了有這麼一天,所以賬目立得清清白白,想必分差也不會出現什麼波折。等你們把節能網的事情辦妥,我就給你們規劃,你們下一步要乾的東西。”
三個人的未來就在這三言兩語之中就規劃完畢。
接下來謝斌欒深家用兩天的時間把他們的股份全部轉讓給了欒勇家。
帶著欒勇家給他們股份給的錢開始新征程。
趁著現在天還沒冷,他們這邊打報告選擇地皮建廠房,那邊就開始和萬山商議項目。
萬帆向他們提供了第二代電動車一些準備自生產的項目:電動車前後塑料瓦蓋子,貨架子和載物筐,裝電池的塑料盒子等小項目。
謝斌挑選了塑料製品,欒深家則選擇了貨架和載物筐的項目。
這些東西確定以後,他們就安心的去忙活他們的廠房了。
選擇一塊地皮,用活動房先蓋個簡易廠房,也費不了多長時間。
設備和模具萬煩可以提供幫助,再就是招工和員工培訓了。
他們把這些都忙活完,估計離過年也就沒有幾天了。
年後這些個項目就可以生產了。
謝斌欒深家等人都事情剛告一段落,孔祥明就找上門了。
“小萬!現在有不少人到我這裡申請要在電機廠門前道兩邊開店,把我弄的這個頭疼,你說我該怎麼辦?”
“讓他們去找村上呀?這些地皮就是被也不是你能批的,就是大隊也沒有全批,都得鄉裡同意,你頭疼啥?”
“我沒權批地但是申請不得經過我嗎!”
“往上遞兩個申請你就頭疼了?你還能不能乾點事兒?”
“你說在你電機廠門前批些店好嗎?”
“為什麼不好?這可是經濟繁榮的象征,這些店鋪是可以推動本地經濟的發展的,你有沒有興趣在這裡開一個店?”
“我開啥店?”
“開商店小吃部都行呀,怎麼還不比你種地強?”
“就指著你工廠裡那千把人?”
“我這工廠裡的人還是會增加的,估計能達到一千四五百人左右,還有來拉貨的流動人口。再說也不全指著我自己的企業,這裡如果形成了商業街,四麵八方的人都會來的,效益還是能有一些的。”
孔祥明陷入思考,他還真沒有在這裡開店的想法,現在萬帆這麼一說,也有些心動。
萬帆說的沒錯,如果這裡真的能建成一個商業街,除了這些企業的員工,失戀八方的閒散人員也會到這裡來消費。
但是這些來自四麵八方的閒散人員有多大的消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