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泉抬起一臂揮揮手。
萬帆和趙永泉進了廠區,來到倉庫前。
一號倉庫門口豎著停著一台掛車和一輛小車,車上已經裝了一半兒。
另一輛掛車也豎停在二號倉庫門口,剛才那輛扯顯然是從二號倉庫門口開出去的。
這輛開走的卡車倒出的空擋很快就被另一輛卡車倒著占據了。
萬帆看到汗流浹背的鄭同年。
“鄭師傅!你們吃飯沒有?如果沒吃飯吃完飯再乾。”
“吃完了,我們上午閒了一上午,沒想到中午就拱進來這麼多車,勻溜一下多好。”
乾裝卸就這樣,清閒的時候褲襠長草,忙的時候褲襠淌河。
“你不說你們出來一款新電動自行車嗎?”
現在還沒到上班時間,那輛電動自行車不會在那簡易試車場裡,一定還在車間。
萬帆就帶著趙永泉去找技術科的人,正好看到準備上班的張東來,他就領著萬帆到研發車間看到了那輛二代電動自行車。
趙永泉圍著這輛新的電動自行車轉了兩圈。
“比第一代好看多了,電池被整合踏板下邊了,這回像那麼回事兒了。”
“你要不要騎騎?”
“當然了。”
萬帆把電動車推出車間,趙永泉騎上一陣風就跑出去了。
大概十分鐘後他把電動車騎回來了。
“感覺怎麼樣?”
“沒啥感覺呀,和第一代電動自行車區彆不大,好像跑的稍微快了一點。”
這貨能感覺出比以前跑得稍微快了一點,不簡單!
時速二十公裡和時速二十三公裡,如果兩輛車不是同時出發,萬帆是保證騎不出差異的。
“這輛小車你要賣多少錢?”
“全國統一定價一千二,你看看有沒有市場?”
趙永泉很認真地思考了一會兒。
“彆的地區我不敢說,在京城保證沒問題,這款車如果顏色搭配合適,保證比第一代更受女性歡迎。”
光受女性歡迎還不行,還要受男士歡迎才行。
“男士不行,男士都騎那種大軲轆的摩托,哪有幾個騎這種小軲轆的,都嫌難看。”
這個萬帆也清楚,不過人的觀念都會改變的,十幾年後滿大街不都是騎這玩意兒的嗎,還分什麼男女。
“看來我還要擴大我的車隊了,要不運輸都成問題了,這款車什麼時候螚上市?”
“最快也得年底,對了趙哥,我需要一套摩托車的校正設備,你看看能不能想辦法給我弄一套。”
萬帆就詳細地介紹了他要到摩托車各種校正設備。
“你現在造這玩意兒需要那麼複雜的設備嗎?”
“現在倒是不用,現在這都是電動自行車。但是再下一代我就準備做電動摩托車了,電動摩托車的工藝要求就高了,但靠人力就達不到那麼標準了。”
“哪裡能找到這種設備?”
“國內的摩托車廠就有,看看他們是從什麼地方買的,有沒有不用轉讓的。”
“好!我回去給你四處打聽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