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帆委托秦紋菊請來了紅崖公路段的人,把電動車廠到西邊村道這段將近200米長的路段進行了硬化。
蘇平的人現在沒有功夫,他就隻能找專業人員了。
這段路必須要硬化一下了,因為老走卡車的緣故,這條路已經有點不像樣子了。
公路段的作業人員乾得非常快,從挖路基到填石子再到路麵噴上油漆一共用了三天的時間,這條將近二百米長的路段就變成了油漆路。
這回這條路還像個樣子,不再怕陷車了。
促使萬帆下決心修這條路的是趙永泉那兩輛新掛車第一次來有一輛就陷在這裡了。
要不說單驅動橋的掛車就是白扯,拉了一車電動車出來走到許廣國家東邊的時候陷住了。
偏巧趕上天落了點小雨。
第一輛車吧吧唧唧算是過去了,但是他把這條土路一禍禍,第二輛車就陷住了。
又是鋪草又是挖路費了好大的勁才把這輛車弄出去。
萬帆一生氣:修路!
這條路雖然短,但也是花去了兩萬多。
等蘇平的活兒忙活的差不多了,萬帆準備把西邊的村道也硬化一下,將來把整個村子的路都硬化,省得一到下雨天,遍地泥濘。
走在這條剛建好上麵還鋪著細沙的新路,感覺相當的好。
走進電動車廠,萬帆直奔技術科。
宋斌打電話告訴他,讓他過來看看第二代電動車的設計。
這麼快就設計出來了?
萬帆把概念圖交給他們的時候好像就是一個月之前的事情,應該不到兩個月,現在他們就設計出來了?
一進技術科,宋斌就招手把萬帆叫到他的辦公桌前,拿出一份圖紙向萬帆介紹。
千帆第二代電動車依然屬於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摩托車還有很大差距,但是已經比第一代像模像樣多了。
依然采用兩塊充電電池,輪轂電機,沒電時依然可以用腳蹬子騎行,設計時速二十二公裡。
電動摩托車一時半會上不了,工藝複雜不說,市場接受度還是未知。
一輛電動摩托車上市就不是千八塊錢能解決的事情了,成本注定會提高,零售價將突破兩千元。
讓現在的人花兩千多去買電動摩托車,他們心裡一定沒底。
但如果有電動自行車打下兩年的基礎,到時候再推出電動摩托車,就算貴點人們也就能接受了。
宋斌把二代電動自行車介紹完了。
“什麼時候能做出樣車?”
“最低的一個星期。”
一個星期做出樣車,評判測試改良需要一段時間,按照這個速度,年底這款車還真有望上市。
“估計成本是多少?”這個是萬帆關心的問題。
雖然靠樣車估計成本有點扯,但大概範圍還是能估計出來的。
“樣車的成本估計在八百元到九百元左右。”
這個估計讓萬帆愣了一下。
第二代電動自行車他準備以一千二百元的零售價上市,如果以這個價錢上市,出廠價就不能超過九百元。
但是現在造一輛樣車才九百元,這麼少?
樣車的零部件都是單獨加工出來的,費工費料,成本高昂理所當然。
而一旦成功進入流水線作業,成本就會大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