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誌久把車開下來就後悔了。
“我這還得雇個司機,一個月三百這錢不少呀,能退貨不?”
“退貨?我好不容易把這台老車賣出去了,你還想著退貨?想都彆想。”
林誌久哈哈笑:“這麼說,我也得去學個票了,花錢雇司機覺得不合算,還是我自己開合適。可惜今年最後一班學習班已經開班好幾天了,報名來不及了。”
“找我呀!”
“你在農機校有人?”
“這不廢磕嗎?文化課和交通規則課可以不用去,上車的時候如果你有把握也可以不去,隻要考試的時候去就可以了,這條件優厚吧?”
林誌久有點傻眼:“這樣也行?”
“怎麼不行?你問問劉二那票怎麼學的?你看他去農機校去過幾次。”
林誌久回憶了半天:“他去過農機校嗎?我怎麼覺得他天天在家裡晃悠?”
劉二每隔三五天就給他往溝東縣發水,不發貨的時間他就在家擺弄房子,林誌久還真沒注意劉二去農機校學駕駛證。
“閒著你和劉二交流交流,那貨路考都掉了都把票拿到手了,你應該和他學學。”
“路考掉了還能拿到票?等我和他交流交流。”
萬帆從林誌久小店回家的時候,看到院子裡停了一溜車。
現在連大車帶小車有四輛車了,萬帆覺得應該建個車庫了。
這些車冬天也不能都放外邊凍著著呀。
不過這個院子裡實在是沒有潛力再建什麼車庫了,要建也隻能到外麵去想轍了。
萬帆的目光就落到了東邊的山坡上。
陝北人在山坡上挖個洞就可以住人,他在這山坡上挖個洞,不為住人,放車總可以吧。
這個山坡底下應該是黃土,能挖出洞,等洞挖得差不多了,裡麵用鋼筋水泥灌起來,冬天的時候就把車開到這些洞子裡,這不挺好嗎!
起碼可以遮風擋雨檔嚴寒。
就這麼辦,明天和林誌有商量商量。
九月三號是萬帆招收的那些高中生們報道的日子。
這次招來的青年男女都有。
那些女生還好說,暫時還有宿舍住,但男生就麵臨宿舍的難題了。
幸虧新樓蓋起之前大哥和李紅住的那間緊挨著辦公室的房子隻裝了一些物料,倒出來暫時住幾天還是可以的。
等謝美鈴家房子蓋好,她家搬回去住就能倒騰出地方了。
這次招來的三十個人,其中十八個人是作為技術創新人才招聘來的,他們被分彆分配到燃氣灶車間和四驅車車間,餘下的人作為普通工人也被分配到了車間裡。
萬帆給這十八個技術員工的任務就是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做產品革新。
從產品的外觀形狀到性能甚至包裝,當然可不是讓他們往壞的方麵改變,而是往好的方麵改。
要進行這些方麵的改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起碼你的了解產品的性能,如果不了解你怎麼改?
所以,他們也有學徒期,與車間裡其他的學徒工不同,他們學習的就是拆卸產品,了解產品每個部件的功能,在全民了解後再加以改良。
忙活了一上午,把這些工人都安置完畢後,萬帆就開車來到了輝光大隊。
在這個分廠進行設備安裝的企業有好幾家,大多來自北遼省內,隻有小型衝壓機的廠家是來自北河省的。
這些廠家算上今天已經在這裡待了三天了,也是最後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