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摩托會不?”
“當然了。”
“和騎摩托一樣,還不用打火”
趙永泉拿過自行車,騎上就奔著外麵去了。
幾分鐘後,趙永泉跑回來了,手凍的通紅。
“挺好玩的,這玩意你是怎麼琢磨出來的?”
“也沒啥秘密,就是用電池帶著電機做驅動,驅動自行車運動。”
趙永泉想了半天:“這玩意如果能批量生產能賣多少錢?”
“如果隻是往自行車上進行改裝的話,能進行批量生產部件,一輛自行車改裝下來不會超過五百塊錢。如果自己設計全套新造型生產的話,一輛新車的造價估計在一千五百元左右。”
“賣多少錢呢?”
“兩千吧。”
“能生產嗎?”
萬帆搖頭:“今年是彆指望了,要生產它可是需要很多條件,廠房化鐵爐車床注塑機還有技術工人,這等於建一個機械廠,這不是我現在能做到的。”
“這玩意用電池,如果電池沒電了不就完了?”
“電池是可充電的,一副電池可充電二百五十次左右,如果自行車閒置不用充滿電閒置可以一個星期不用充電。”
趙永泉點點頭,又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充電一次能跑多遠?充一次電要多少電量?多長時間?”
“這個我現在還沒做測試,不過五十公裡還是沒有問題的。充一次電需要六個小時吧,一次充電不到一度電。”
趙永泉琢磨了半天。
“我感覺這個自行車是個好東西,它如果推出能有市場,你如果能造出來,京城地區我負責包銷。”
“現在真的生產不了,頂多我能做到改裝,要生產我自己設計的整車確實條件不成熟。”
即便是改裝那些部件也需要代加工生產,這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電池的生產。
找黃海蓄電池廠生產一個是人家不一定接,第二個就是生產出來的成本難以控製。
不好辦呀!
“要不我投資十萬咱倆合資搞怎麼樣?”
萬帆想都沒想就搖頭了:“趙哥,這個東西我暫時還沒計劃實施,感覺時機不對,我還有個小玩意不知你有沒有興趣銷售?”
萬帆就把那電子燃氣灶拿了出來,鏈接到自己家的氣罐上。
“咱們現在家用的燃氣灶都是用火機或者是火柴點燃,安全係數低,我這個燃氣灶是這樣的。”
萬帆這邊擰開氣罐閥門,那邊就扭動了點火閥。
隨著卡拉拉的電子聲音,燃氣灶撲拉一下著火了。
萬帆關閉點燃一連點了好幾次。
“這玩意也挺有意思的,我試試。”
趙永泉赤膊上陣連續點了幾次火。
“這種燃氣灶買多少錢?”
“單灶的出廠三十多塊,雙灶的出廠四五十塊錢。”
“這個現在能生產出來嗎?”
萬帆想了想:“那也得元旦以後才行。”
“那就等元旦以後,你生產出來我就來進貨,這樣我就回去了。”
“不再看看我們薑崴的山山水水了?”
“明年夏天來看吧,現在確實沒啥看頭。”
夏天這裡同樣也沒啥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