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發走摩托車後,李明堂開始環視萬家院子。
“哎呀我就十多天沒來,你這裡竟然又發生變化了!而且還變化不小,老二說你這裡正大興土木呢我還沒信。”
上一次來進貨的是李明強,李明堂正經有十多天沒來過萬家了。
“握草!這屋子都收拾出來了?”
“還沒算徹底收拾完,你要是後天來就都收拾完了,現在還差幾間屋子的暖氣還沒裝好,到我辦公室坐會兒。”
李明堂隨萬帆進了辦公室。
“你這辦公室收拾的不錯嗎,就是這棚矮了點。”
這倒是事實,廂房的高度確實有點矮了,兩米三的高度,有點壓抑的感覺。
“給我們積攢下多少貨了?”
“到下午這班結束,有四萬隻吧。”
“這回這數量還像那麼回事兒了。”
“等以後我給你送貨得了,現在我這裡一天有一萬隻左右的產量了,我積攢下三四萬就給你送去得了,省得你來回跑也不用在海城倒車了,直接送到你家多好。”
“你要是按照兩毛送我沒意見。”
“兩毛不行,我一輛車跑這麼遠的路,燒油也得幾十塊,每隻加五厘怎麼樣?”
四萬隻火機每隻加五厘就是二百元,這些錢足夠車輛來回的成本了,還能有個三十五十的盈餘。
“五厘呀!這個問題可以考慮,那你用什麼車送貨。”
萬帆一指院子裡的汽車:“我買了輛汽車。”
“這汽車是你的?我還以為是給你送原材料的,新車!”
“二手車。”
“你小子行呀!自己都有汽車了。”
“一輛舊車沒什麼值得炫耀的,還沒一輛新拖拉機頭值錢呢。”
一台新拖拉機車頭能買兩輛萬帆的汽車。
“這個我得回去和老二商量商量,也不能我一個人就做主了。”
“這馬上就冬天了,你來回跑就遭罪了,再說我馬上就開始上節能網了,運輸量大了再用客車運貨就有點不現實了。”
一箱火機兩千五百隻,四萬隻火機就是十六箱。
彆看箱子不大,但數量多呀,堆起來也是很壯觀的。
沒改裝過車頂貨欄的客車還真夠喝一壺的。
“等我回去和我家老二商議一下,我是基本讚同你的建議的。”
李明強也一定不會反對,大冬天的凍個比型的出來進貨,哪裡有花少量的錢送貨到家實惠。
“帶我去看看貨,我對你小子的話總感覺不踏實。”
啥人呀!好像老子還騙過你一樣。
看到成品庫裡十三箱整整齊齊的貨,李明堂才露出了笑容。
火機算是他兄弟倆的攤位上走得比較塊的貨了,一萬隻就能賺五百元,單它一項平均一天就能給他們兄弟各自帶來上百元的收入,是他們現在的重要產品。
已經有外地人在研究萬帆的火機了,但是他們沒弄明白電子點火器是怎麼造出來,因此還沒研究成功。
對於有人研究火機這事兒,萬帆覺得不奇怪,一個暢銷產品若是沒有跟風山寨的那是很不正常的。
但是研究是研究,能不能造出來是兩碼事。
雖然早晚都會被人研究成功的,但那也應該是一兩年以後的事情了,現在他還用不著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