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代表紅崖小城中心的新開路,再往城南騎行有七八百米的距離,道邊一座圓形的四層樓就是紅崖市工人文化宮了。
七八十年代,每個城市都有工人文化宮和少年宮什麼的,可以說是當時一個城市的標誌。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到了九十年代末期,這些文化宮少年宮什麼的就慢慢地退出了人們的記憶,變成可有可無的存在或者乾脆就消失在曆史的長河裡。
工人文化宮的職責就是給工人們增加學習知識和交際的機會,因此除了電影舞會之外還有各種技能的學習班。
在八十年代這些學習班都是免費的,但隨著改革的深入,這些學習班也開始收費了,雖然收的錢不算多。
文化宮的大門口就立著各種學習班的廣告牌,什麼書法班國畫班家電班等等。
自然也有美發班的廣告,學期一個月,學費七塊錢,本期學不會下期免費之類的廣告詞。
讓萬帆有點驚訝的是,他竟然在這裡看到了吉他貝斯學習班。
這有點出乎他的意料了。
記憶裡好像九十年代初期紅崖沒有教這玩意兒的呀!
等給汪靜報完美發班去吉他班看看。
美發學習班在三樓的一個單元裡,現在已經有一個班在學習了,到二十五號結束。
汪靜就隻能等這個班結業後再進來學。
交了錢給汪靜報了名,出了美發學習班往左拐萬帆就進了吉他學習班的區域。
與美發班滿滿當當一屋子人相比,吉他班就寒酸多了,裡麵的人稀稀拉拉的,一眼掃過就能數個清清楚楚。
一共就九個學員。
教師是個看樣子三十五六歲的中年人,戴著個眼睛顯得文質彬彬的。
中年教師用一把普通吉他彈奏了一首《夢中森林》。
這是一首對吉他演奏者不論是技巧,尤其是輪指的技巧,還是音樂上進行全麵考驗的曲子。
萬帆雖然自己的吉他水平夠爛,但是欣賞能力還是有一些。
哎呀握草!這個教師的水平行呀。
想不到紅崖這小破地方竟然還有這種高水平的吉他教師。
為毛他不去渤海開班而是留在紅崖呢?
莫非他也有一個和宋斌一樣的媽?
“萬帆!你跑這兒來乾什麼?你不會是打算學彈棉花吧?”汪春江在一邊整出一句大煞風景的話。
“我準備來學學吉他,趁著現在年輕,學一樣是一樣。”
“哥!你看看人家帆哥,再看你!一天到晚啥也不知道學。”汪靜在一邊數落汪春江。
“我學啥呀?又是老婆又是孩子的,哪有功夫學?”
龍江人結婚都早,汪春江這貨二十歲就娶媳婦了,現在二十四歲,孩子都會跑了。
“小萬!聽哥話你可千萬彆結婚早了,男人一結婚就完了,啥都乾不成。”汪春江痛心疾首地給萬帆灌毒雞湯。
“淨扯!沒聽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支持他的老娘們嗎,你沒成功可能是嫂子對你的支持不夠。”
汪春江嘿嘿笑了。
李勝河演奏完一曲,放下吉他的時候才看到學習班門外的兩男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