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索尼的Walkman隨身聽,哪怕是蘋果的iPod都壽終正寢,在手機的浪潮下,最終退出曆史舞台。但是索尼的Walkman依然堅挺,依然是其旗下利潤最高的部門之一。
當然,這一點,也是日本人為何會遭遇89年泡沫危機的關鍵之一。
日本人對自己的產品太有信心了,相信其一定能夠占據全球市場。你要問日本人如何看待89年那場影響整個日本的泡沫危機,一直影響了日本20年,被日本稱為消失的20年。
現在是1996年3月,現在去日本,依然可以感受濃烈的蕭條氣息,那種泡沫危機之後的頹廢,至今都影響著整個日本。
當然,已經過去了七年,房價已經下跌到低穀,不可能再跌了,這已經算是讓日本人逐漸適應,並且緩過一口氣來。
這種情況下,要是去日本詢問,為何會有這場危機?肯定會有很多官方回答,源自於1985年簽訂的廣場協議,讓日元升值,這直接導致了日本人手中的貨幣蒸發了20%。
但是,就民間來說,很多人會認為,禍起華夏。
這聽上去很奇怪,為何會是因為華夏。實際上來說,是有一定原因。
原因很簡單,因為當時隨便一個日本電器,或者日本產品進入華夏,那麼華夏人都是排隊,從淩晨開始排隊去搶購。
因為,你隻要去遲了,保準就沒有了。
這種狀況,並不是個例,而是具備全麵性的。基本上,日本產品隻要去了華夏,就會被搶購一空。
就好比這暢銷的Walkman,那麼貴的產品,但是隻要去了華夏,就會被搶購一空。你都買不到。
誰要走上街頭,有一個Walkman,那就是那條街上最潮的仔,最靚的妞!
如此走俏的情況下,日本人一算,華夏有13億人,3億多家庭。就算一個家庭,各種日本家用電器隻要來一套,那日本得生產到什麼時候?
這算算,至少在他們這些日本人死之前,都是生產不完的,都是滿足不了華夏人需求的。
所以,所有日本人對於本國的前景都是非常樂觀的。認為他們的產品,是不愁賣的。會一直走俏。
這種情況下,日本人花錢如流水,仿佛錢不是錢一般。
不僅花錢如流水,準確來說,日本人口袋裡鼓囊囊的,都裝不下了。
在華夏人出去掃貨之前,全球唯一掃貨的國家是誰?就是日本。
在80年代,整個80年代,日本人橫掃全球。買遍全球,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遊客。因為日本人太有錢了,購買力太旺盛了。
如果非要比的話,十幾年後的華夏大媽們,勉強可堪一戰。
為何這樣說?很簡單,因為雖然華夏人口基數大,華夏大媽很多。但是沒奈何,當時富裕的是整個日本社會。
像華夏大媽,隻屬於少數群體。而當時,整個日本社會都富裕,所有日本人都富裕。口袋裡都裝滿了錢,花不光。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