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西夷主動求和之後,衛芙能感覺到,京城的氣氛輕鬆了許多,不少人在提及議和一事時,更是一臉的驕傲,大家都覺得,能讓西夷主動求和,這就是景朝國力昌盛的表現。
除此之外……
衛芙還真沒有聽到過有人提及薑珩所說的危機。
這有可能是因為衛芙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國公府裡,並沒有太多的機會接觸到外麵的人,但更有可能的是,大部分的人壓根兒就沒有意識到還有這樣的危機。
或許,在眾人看來,西夷主動求和了,那景朝就再沒有危機了。
若是連景文帝這個帝王都是這樣的心思,那麼,當北蠻突然發起戰事時,會是什麼樣的結果,也就不難猜測了。
薑珩守了邊關二十年,從來沒讓西夷人踏進過景朝的國土一步,如今難不成就要破了這先例了?
心裡這樣想著,衛芙一時隻覺得呼吸都有些困難了。
薑珩握住衛芙的手,聲音聽著有些沉悶:“聖上……他不一定看不到這些危機,但在聖上的眼裡,隻怕我帶給他的威脅,比之北蠻還更大一些。”
在這樣的情況下,又如何能指望景文帝能夠及時察覺到危機,並且提前防備起來呢?
衛芙一時也無言了。
景文帝未必看不到危機,但他不願意讓薑珩再立功,這卻是一定的。
或許,景文帝雖然看出了有可能的危機,但他太過樂觀了,認為並不會出大亂子,所以才有那閒功夫來算計著收繳薑珩手裡的兵權。
景文帝向來自詡明君,卻隻將目光放在了如何壓製自己的臣子上,甚至一時忽略了可能會有的外患,不得不說,這也有些諷刺了。
現在的情況,薑珩已經接到了消息,北蠻那邊有了異動。
而景文帝,卻還未曾察覺到這一點。
那麼,薑珩會怎麼做呢?
衛芙問道:“夫君,那你想如何做?”
事實上,薑珩一直在謀劃著從京城脫身,北蠻這事倒是一個很不錯的契機,但前提卻是,他能夠將自己這二十年來的忠誠都撇到一邊去。
可是,這又談何容易呢?
前麵的二十年,薑珩一直鎮守在國門外,一次又一次的將外敵打退,從來沒有讓一個敵人踏進景朝半步,如今,他又如何能坐視不管,眼睜睜地看著北蠻人打上門來呢?
至於被景文帝派去了邊關的魏長征……
在薑珩的眼裡,這就是一個紙上談兵的,可不見得能守得住來勢洶洶的北蠻人。
也正因為如此,衛芙才會好奇薑珩會如何做。
當然,不管薑珩有什麼樣的決定,衛芙都會無條件的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