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樣的情況,自然是衛芙不想看到的。
不能強硬的來,那就隻有智取了。
那個張生,他送給甜姐兒的那些話本子,每一個故事裡的佳人都為了與才子在一起而拚儘了全力的與家人鬥爭,試圖用這樣的方式潛移默化的影響到甜姐兒,知道了這些之後,衛芙是如何動怒可想而知。
但隨即,衛芙也就想出了法子來。
甜姐兒不是喜歡話本子麼,便是那張生也知道用這樣的方式來影響甜姐兒,既然這樣,衛芙自然能夠將之做到極致。
所以,她才會讓聶時均按著她的要求寫了幾個話本子。
什麼與人私奔,最後隻能委屈做妾,被人搓磨死的小娘子啊,什麼好不容易勉強說服了家人,嫁給了出身不對等的心上人,卻被寡母挑刺受儘了委屈的大家小姐啊……
等等。
每一個故事裡,總會有那麼一個讓人印象深刻,又能夠叫甜姐兒想到自己與張生的人物。
隻看那些人物的結局,就已經足夠讓甜姐兒思考了。
衛芙想要看到的,也就是甜姐兒會自己思考而已。
每一個做人父母的,都想讓自己的兒女少走彎路,所以,在看到兒女走上了錯誤的道路時,做父母的總會忍不住規勸,甚至還會采取一些激烈的手段將兒女從那歧途之上掰回來。
隻是……
很多時候,這樣的舉措不僅不會起到想要的效果,反而隻會將兒女推得更遠。
對於少年人來說,很多事若不是親身經曆了,他們是不可能知道結果有多讓人難以承受。
衛芙不想甜姐兒受過傷害之後才醒悟這些,她就隻有記性甜姐兒自己去看去想了,隻有她自己看清楚想明白了,她才不會被那張生繼續蒙蔽下去。
可以說,為了甜姐兒,衛芙也算是用儘了心思了。
當然,衛芙並不覺得自己這樣做有什麼值得驚訝的,她是甜姐兒的母親,為了自己的女兒多費些心思,這又算得了什麼?
見甜姐兒從思索中回過神來,衛芙又繼續道:“按著我看啊,這些話本子也沒什麼值得看的了,我這段時間可沒從這些故事裡看到一個有擔當的好男兒,就這個故事裡的這男子,娶到了金尊玉貴的大家小姐,靠著嶽家平步青雲,卻是不知道感激,反而連自己妻子與母親之間的關係都處理不好,這點擔當都沒有,還能指著他做什麼大事?”
甜姐兒無法反駁。
許是聽衛芙點評這些話本子聽多了,現在甜姐兒都覺得,母親說的這些,雖然都是從另外一外角度來解讀這些故事裡的人物,但其實,也是真的有道理。
好男兒……
不就該為自己的妻子撐起一片天嗎?
既是做不到,那擔當也確實是差了一點。
想到這裡,甜姐兒抬頭看向衛芙,突然問了一個題外話:“母親,那在您的心裡,父親是個好男兒嗎?”
問出這句話的同時,甜姐兒也不由得想到了薑珩,她的父親。
對於父親與母親,甜姐兒心裡都是有怨言的,她隻是從來都沒有宣之於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