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不要這病秧子(2 / 2)

瓊島上的農場之所以改製,還不是因為這島上橡膠產量降低?

“小林你是北方人肯定沒見過橡膠,不過你總見過汽車吧?”

橡膠怎麼沒見過!

要知道,她老板前不久剛開始與外國專家合作進行橡膠轉基因的研究,試圖通過轉基因技術讓橡膠北上。

因為這個研究項目與國外的幾個院校合作,做實驗觀測的橡膠樹也是國外的膠園。

林顏倒是跟著去過幾次,但她博三在讀畢業在即,老板也知道再讓她帶著不合適,所以這個項目林顏隻是在外圍參與,深入的研究並不多。

但基本的常事倒也知道。

橡膠又被稱之為白色的黃金,是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資源。

畢竟汽車、飛機輪胎可都離不開橡膠。

林顏一臉震驚,沒想到來到瓊島竟然跟橡膠有關。

所以說當時隋琛提到的是橡膠,而不是香蕉?

不怪她是個吃貨隻想到水果,都怪隋琛說話不清楚。

鄒主任瞧到年輕姑娘一臉震驚笑了起來,就知道她不知道這個,“這也不怪你,咱們現在工業產業還很薄弱,不過這橡膠生產可不能耽誤,這不因為減產這事,中央把農場改製為兵團,就想著讓部隊來抓生產,把產量提上去。”

這個思路倒是沒什麼問題。

生產建設兵團在邊疆發展建設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最重要的一點是聽從指揮,能夠心往一處使。

隻不過橡膠生產這件事又跟邊疆墾荒種糧種果樹還不一樣。

“這產量雖然有提升,但效果也沒那麼好,跟當初栽種膠苗時那是沒得比。”

倒也不是說指戰員們吃苦耐勞的精神不如老戰士,就有的事情遠不是一句“人定勝天”能解決的。

當然這也跟他這個安置辦的工作人員沒啥關係。

“到了那邊你們聽從安排,可千萬彆亂來。”

這姑娘是貧農出身沒錯,奈何嫁的男人出身不好。

也不知道這次上級把在乾校學習勞動的人調過來做什麼。

上午安置辦這邊沒啥事,鄒主任平日裡也找不到人說話,好不容易有個年輕同誌肯聽他嘮叨,可算是讓他逮著了機會。

林顏有心打聽,還真從鄒主任這裡聽了不少的故事。

等著農場那邊的貨車過來拉人和物資時,林顏都快要跟鄒主任義結金蘭了。

連帶著原本塞過去的錢都被推了回來,“哪能要你的錢?”

“您回頭買盒煙抽。”該花的錢林顏是一點不心疼,畢竟這瓊島對他們而言可真是人生地不熟。

能結個善緣也是好的。

……

隋琛隻覺得自己做了一場夢,夢裡頭骨頭都被撕裂碾碎。

迷迷糊糊似乎聽到人說“他是我哥哥”。

是寶珠來到了嗎?

然而這聲音不像,寶珠的聲音怯怯的,像一隻膽小的兔子,隨時都能被嚇破膽。

混亂的意識總算恢複清明時,他聽到怒罵聲,“什麼人都往我這送,我這是垃圾回收站嗎?不要不要,立馬給我送走,省得死在這裡晦氣!”

“行了老楊,你少說兩句,這是組織安排。”

“我可謝謝組織了,可千萬彆再給我安排人過來了,就因為組織安排,當地老百姓多少怨言?咱寧願接收這麼個病秧子都不要本地群眾,你信不信老百姓能把咱這農場給衝了。”

“我知道你工作辛苦,可人已經到了你總不能把人給趕走吧?真要趕走,這人還有活路?發著高燒呢。”

是在說他嗎?

隋琛昨晚迷迷糊糊的睡了過去,現在隻覺得眼皮千鈞重,怎麼都睜不開。

應該是他了。

他昨天光顧著給林顏補裙子擦頭發,也沒顧得把自己身上烤乾,沒想到竟然病了。

不知道林顏回頭怎麼笑話他呢。

一想到林顏,隋琛努力撐開眼皮,他得知道林顏現在在哪裡,總不能讓她一個人麵對這些……

“楊團長您自己沒本事處理好和當地老鄉的關係,把火氣撒到我們身上,可真是英雄好漢啊。”

熟悉的陰陽怪氣,說這話的人不是林顏又是誰?

辦公室裡算上躺在長條座椅上的隋琛一共四個人。

楊團長虎眼生威,目眥欲裂,“你說什麼?”

一旁馮政委連忙順毛,“年輕女同誌不懂事,老楊你彆跟她一般見識。”

“我是年輕可我知道一個道理,老百姓求的就是一個安穩,靠天吃飯的農民頭朝黃土背朝天,過得自然沒有工人同誌們逍遙。我是頭一次來咱們島上不知道這邊什麼情況,但在我們那北方小村莊裡的農民都想著法子進工廠當工人,知道那是國家給的鐵飯碗穩當,我想咱們這島上的老百姓想進農場來乾活,想必也是看中了國營農場所提供的福利保障。”

馮政委看著那年輕的姑娘直歎氣,“你說的沒錯,但這屬於曆史遺留問題,不是我們能解決的。”

當年美帝聯合歐洲諸國對社會主義陣營國家進行全線經濟封鎖,而現代工業發展離不開橡膠,處於高緯度的蘇聯和國內就橡膠一事多次談判最終達成協議。

這也就有了建國後轟轟烈烈的華南橡膠大會戰。

“當時墾荒栽種膠苗的除了當年解放瓊島就地轉業複員留下當老百姓的指戰員們,就是從朝鮮戰場回來的誌願軍。”

最聽黨指揮的戰士們在這次橡膠大作戰中不怕困難不怕犧牲,也才有了今天的西泉農場。

“因為當時和蘇聯達成協議,要短時間內完成橡膠墾殖任務,時間緊任務重,不免出現了侵占當地農民耕地和他們爭搶水肥一事,因為這還爆發了一場械鬥。”

雖然械鬥很快就被壓了下去,但破裂的軍民關係想要修補卻難之有難,這邊農場和當地老百姓的關係一直都很緊張。

“當地百姓偶爾會搗亂,農場這邊也不敢從他們中招聘雇傭,矛盾愈演愈烈。”

每次有新人送來,當地老百姓總是要鬨騰一番。

馮政委隻能用“送來的是知青學曆高有文化,是技術專員”來糊弄,可這次過來的還有個重病的隋琛。

這要是被當地老百姓知道了,怕是又要發生衝突。

“老楊不是針對這位小隋知青,隻是萬一真打起來,這後果誰都承擔不起。”

楊團長冷哼一聲,“我回頭……”

“那我要是能給當地的老百姓創造工作崗位,讓他們不再鬨騰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