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宮位於城北,居高臨下,勇士的大本營名左輔殿,巫師的大本營名右弼宮,分彆位於王宮左右偏南,與王宮呈品字形分布。
祭壇位於王宮的正後方,隱藏在山體內部,處於王宮和左輔右弼的嚴密保護之下。
檢試的地點位於王宮前的廣場上,東麵是左輔殿,西麵是右弼宮。
此番檢試血脈是熊族一年一度的盛事,都城事先進行了充分的安排和準備,東麵由北至南安放了十二個靠背大椅,其上坐著十二位紫氣勇士。西麵亦是如此,坐在上麵的是十二位紫氣巫師。正北台階下由西向東安放了五個靠背大椅,上麵坐的是五位負責檢試的高階巫師,他們麵前各有一張三尺高的古拙木幾,上麵放著書寫用的筆墨等物。
負責檢試的巫師後麵是通向王宮大門的台階,共計九十九層,其上亦有大椅三座,西側大椅上坐的是一個瘦小的紫衣老者,古稀之年,不很精神。東側大椅上坐的是一個六十歲上下的紫衣婦人,身形高大,雖然年老,卻精神飽滿。
中間座位上坐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麵目俊朗,表情嚴肅,頭上的冠冕表明了他的身份,此人就是熊族現任大吳吳熬。
勇士屬於貴族階層,不需跪拜,向君王行禮的方式與西方武士的禮節有些相似,男勇士握拳左胸,女勇士反之。
如此重大的場合,怎麼少得了領導講話,就在吳中元以為吳熬會趁機高談闊論之際,未曾想吳熬並沒有發表演講,隻是右手微抬,示意開始檢試。
想要了解一個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觀察言行,但觀察言行並不是了解一個人的必須途徑,雖然吳熬一直不說話,吳中元也能據此推斷出此人的一些性格特點,第一就是這個人架子大,這麼重要的場合就算不高談闊論,出於禮貌也應該說幾句歡迎鼓勵的話,但吳熬沒有。
還有就是吳熬喜歡標新立異,其他君王在這種場合不可能不說話,有些時候遵循老規矩並不一定就是壞事,吳熬偏偏反其道而行之,這說明此人有心凸顯自己的與眾不同,而標新立異的人十個有九個都好大喜功。
此外,吳熬屬於一個強硬派,這一點他早就知道了,因為吳熬上台之後立刻衝牛族和鳥族開戰,搶奪之前丟失的城池,此番隻不過進一步確認了這一點,判斷依據是這種場合哪怕吳熬不介紹自己,也應該向眾人介紹在場的高階巫師和高階勇士,但他沒有,這說明他根本沒考慮對方的感受。
類似的活動每年都會舉行,有專門的人負責協調,負責協調的人給每一處垣城的勇士都發了一方木牌,木牌的作用類似於自查參照,五行不同,人的性格特征甚至是長相也會有所不同,木牌上寫的就是不同五行所屬的人的特點和特征。
五行屬金之人大多身材中等,以國字臉居多,聲音洪亮,喜歡冒險。
五行屬木之人大多身形高大,寬臉居多,語速較快,性情穩重。
五行屬水之人大多挺拔消瘦,瓜子臉居多,聲音較低,大多優雅。
五行屬火之人大多強壯,圓臉居多,說話頓挫,多為急性子。
五行屬土之人大多身形瘦小,長臉,言語鼻音較重,多為慢性子。
傳閱木牌的目的是為了讓眾人自己對號入座,提高效率,縮短時間,不然五六百人全靠胡懵亂找,一天也搞不完。
木牌的下方有五位檢試巫師的五行所屬和名字,待得看罷這五人的名字,吳中元愣住了,這五個人中沒有吳勤所說的吳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