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第七十九章(2 / 2)

“玉燕,咱們兩個誰跟誰,還用簽合同?”張萊有些不解,在他看來,玉燕管理店鋪,他負責做衣服,兩人分工合作

,利潤的劃分也是提前說好了的,還簽合同乾什麼。

薑玉燕:“張哥,合同是必須得簽的,這是流程,我信任你你也信任我,可該有的還得有。走,咱們進去,問一下律師把合同簽下來。”

張萊還想說什麼,可薑玉燕沒給他時間,拉著他就進去了。

他們要簽的合同不是什麼高難度的合同,找了律師,花了一個小時就全都辦好了。

拿著新鮮出爐的合同,薑玉燕拍了兩下,朝張萊說道:“張哥,這可是咱們簽的第一份合同,我相信以後咱們得和彆人簽第二份第三份,簽無數份。”

裁縫店開業那天,來祝賀的人並不多,隻有薑玉燕兩個留在海市的室友來了,給她帶了一個花籃。

還有一個花籃是薑玉燕一大早來開門的時候就在的,也不知道是誰送的。

因為要準備開業的事,薑玉燕來的很早,這條街道上的店鋪都還沒有開門,她就是想問一下都沒地方。

會是誰給她開業花籃,還不露麵呢?

薑玉燕想了一通也不知道是誰,把花籃隨手一放就把這事放在了腦後,今天可是要開業,事情多著呢。

裁縫店開業已經一個多月了,可是一單生意都沒做成。

他們的店針對的是消費比較高的人群,定價自然不低,有進來的顧客看到價格標簽,往往就沒有下文了。

薑玉燕跟人解釋,他們做的衣服都是私人訂製,全部都由設計師親自設計製作,用料上乘,價格才會比較貴。

有的顧客說話直接:“你這衣服這麼貴,我乾嘛不花這個價錢去買個牌子的衣服,你說什麼私人訂製,不就是裁縫自己做的嗎,我也找裁縫做過衣服,可沒有你這麼貴。”

薑玉燕跟顧客解釋:“這都是我們的設計師獨自設計的,您在彆的店裡是買不到的。”

“獨自設計的,可你這衣服看上去和商場裡賣的衣服也沒什麼太大不同啊,不就是袖子稍微不一樣,領口設計新穎了些,有的地方多了朵花,怎麼就賣的這麼貴呢?就連海市有名的老師傅做的都沒這麼貴。”

薑玉燕說這些衣服都是手工製作的,顧客就會說:“手工製作,乾嘛不用機器,機器做的又快又好,手工縫製的根本就不如

機器做的好,還費工夫,現在人們都追求機器製作,你們這家店是怎麼回事,怎麼還用手工製作。”

這個時代,人們還不認可私人訂製這個概念,對消費者來說,有名的服裝品牌的衣服可比那私人訂製穿出去有麵子多了。

與此同時,人們大力追求機器,摒棄手工藝人,大量的手工藝者在這個時候失業。

店裡沒有生意,薑玉燕和張萊還好一些,三個服務員都有些害怕,他們怕店裡要是再不開張,他們就會失業了。

總體來說,還是店鋪沒什麼名字不受人認可,薑玉燕琢磨著,怎麼才能給店裡打開名氣,讓更多的人知道張萊裁縫店。

左思右想,還真的讓薑玉燕想出來一個辦法。

既然有辦法了,那說乾就乾,她跟張萊說了一聲,買了去省城的火車票。

還在史家做保姆的時候,薑玉燕和羅自省救了一個被拐騙的孩子,那個孩子的家族周家非常有錢,是南洋某國的首富。

孩子的父母為了感謝薑玉燕和羅自省,除了送給他們房子和錢以外,還許諾可以幫他們一個忙。

周家在國內進行了多項投資,其中就有一家影視公司,他們和華國的電視台合作,拍攝了國內第一部青春偶像劇,一經播出就火遍了大江南北,男女主演因此成了時下最炙手可熱的明星。

薑玉燕希望周玉瑾能幫她一個忙,替她和偶像劇女主角沈蔓牽線搭橋,介紹她們認識。

隻要見到沈蔓,薑玉燕就有把握說動她,隻要沈蔓願意穿著他們店裡的衣服參加活動,裁縫店的名氣就算打開了。

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車,薑玉燕感覺到全身的骨頭都快散架了。

裁縫店的投入可不少,現在還一分錢的回頭錢都沒見到,以後可能還得往裡投錢,薑玉燕現在是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瓣花,哪裡還舍得訂臥鋪,買的火車票是最便宜的硬座。

到了省城,薑玉燕買了幾個包子邊走邊吃,到家以後什麼都沒做,洗完澡就睡了。

來省城之前她就跟沈芷蘭約好了,明天下午跟她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