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這堅固的城防啊(2 / 2)

到時候明軍補給線斷裂,自然就是不攻自破,等待他們的必將是走向死亡。

不得不說,穆拉德四世製定的這個戰略確實沒問題,按照常規來說君士但丁堡的防禦之堅固想要守問題不大。

這個君士但丁堡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的西岸,就是因為這條狹窄的海峽將東南歐洲與亞洲分隔開來。

這座城市的本身就坐落在一片小山丘上,南邊是馬爾馬拉海,北邊是金角灣,東邊扼守赫勒斯滂海峽的入口,西邊居高臨下俯瞰色雷斯平原。

整個城區宛如一座天造地設的要塞,易守難攻。

不僅如此,君士但丁堡還是奧斯曼最重要的軍事與小亞細亞地區軍事公路的交彙點,是通往亞洲的必經之地,也是從黑海前往愛琴海的唯一通路。此外,城北的金角灣是一處條件極佳的自然港灣,全長約10公裡,主航道寬約460米,並有多處分支水道,可供船隻停泊。自古以來就是世界各地商船彙集的地方,給當地居民帶來財富,因此被稱為“金角”。

君士坦丁堡城以皇宮為起點,君士坦丁一世修築的城牆分成兩路,向西延伸。由於君士坦丁堡的南北兩邊都瀕臨大海,因此這兩段城牆的高度隻有12到15米,整個城市坐落在城牆後麵的山丘之上,遠來的商船從海上就可以望見。

君士坦丁城牆的西邊修築了城牆,由於城外就是色雷斯平原,因此這段城防係統被設計得複雜無比。這段城牆從外向內依次為外護牆、護城河、護城河內牆、陡坡護壁、外城台、外城牆、內城台、內城牆。

外城牆高約8米,內城牆高約12至20米。城牆外側陡立,用花崗岩巨石砌成,牆頂為人行道和作戰平台,並有雉堞掩護士兵。城牆內側為斜坡,有岩石護牆、藏兵洞和倉庫。外城牆和內城牆上聳立著96座塔樓、三百多座角樓和碉堡,塔樓凸出城牆約5米,平均間距60多米,形成強大的火力支援係統。城牆外為寬約18米的護城河。

當年奧斯曼的穆罕默德計劃進攻君士但丁堡,當他開始攻擊狄奧多西城牆的時候可是吃了大虧,因為他麵對的是一連串錯綜複雜的城牆及壕溝,保護君士坦丁堡唯一沒有被水麵包圍的西麵部分。

穆罕默德以大炮攻擊城牆,但是卻沒有什麼用處。大炮並不能給城牆造成多少傷害,拜占庭的守軍能夠在每次炮轟後修補大部分的破壞。與此同時,穆罕默德的艦隊被拜占庭人放置的橫江鐵索阻攔,無法進入金角灣。為了繞過鐵索,穆罕默德在金角灣北岸的加拉塔建造了一條陸上船槽,以塗上油脂的圓木建成,船隻被拖過船槽,進入金角灣。這樣便能阻止熱那亞的船隻運送補給品,亦打擊了拜占庭守軍的士氣,但是城牆還是攻不破。

奧斯曼人曾向城牆發動多次正麵攻擊,但被擊退兼損失慘重。

然後奧斯曼人開始挖掘地道,試圖穿過城牆,但是君士但丁堡的守軍卻洞悉了奧斯曼人的意圖,也挖掘了地道讓守軍進入地道把敵人消滅。

雖然最後君士但丁堡還是被攻破了,但是靠的是這座堅城那個時候守軍人手不足,然後再加上當時奧斯曼人的詭計和不可描述的運氣。

但是就目前來看,這一切和明軍都沒有什麼關係。

因為明軍麵對的君士但丁堡是一個完整城防的君士但丁堡,一個有著超過三十萬軍隊的軍士但丁堡。

最後這隻能說是我軍時運不濟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